山西大学校长 黄桂田在山西大学2022年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谱写青春之歌 赓续百廿华章
——在山西大学2022年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山西大学校长 黄桂田
亲爱的2022级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时维九月,正值中秋。在这充满丰收喜悦的季节,我们隆重举行开学典礼,热烈欢迎来自各地的新同学。你们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这里,为拥有百廿历史的学府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既是你们人生的新起点,也是山大历史揭开的崭新一页。在此,我谨代表王仰麟书记、党政班子成员和全校师生员工,向你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祝贺!
同时,我提议,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因疫情原因不能按时报到,只能在线上参加开学典礼的同学们,致以最衷心的祝福!
同学们,当你迈进山西大学校门那一刻起,在你的档案中,将永远留下一段抹不去的特殊人生履历。这所大学,值得我们每个人为之自豪、为之自信!更需要我们每个人用言行去维护她的尊严!期待你们从现在开始,为她添光加彩!
一百二十年前,山河破碎,列强横行,封建帝制穷途末路,为“昌明正学、救弊扶颠”,在太原的文瀛湖畔,诞生了山西大学堂。
知其所来,才能明其将往。1902年5月8日建立的“山西大学堂”是中国最早创办的三所国立大学堂之一,开启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先河。
从清末的山西大学堂到民国时的国立第三大学,半个世纪的峥嵘岁月,形成了“求真至善、自强报国”的精神。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深秀,是山西令德堂书院的教书先生。
辛亥革命前,山西大学堂有65名师生参加了孙中山创立的中国同盟会,许多人成为山西分会的主盟人和骨干。运城峰仙村,为纪念山西大学堂毕业生李秀(字峰仙)为革命献身而更名。1912年9月,孙中山莅临山西大学堂,为师生做“谋建设须扫除旧思想”的演讲。
五四运动爆发后,山西大学的学生在太原首起响应,支持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运动。1921年,山西大学20余名师生组织了新共和学会,创办《新共和》季刊,发行范围遍及全国。
抗战前,山西大学因严谨的校风、浓厚的学术氛围,名宿云集。章太炎弟子“南黄北李”的黄侃、李镜蓉,京师图书馆馆长、总统府顾问、故宫博物馆代理馆长江瀚,任东京大审判的首席大法官梅汝敖都曾来山西大学教书育人。
从中国共产党诞生起,山西党团组织的负责人就把山西大学作为活动场所,开展革命活动。“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后,山西大学师生同仇敌忾,为声讨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保卫国家主权进行了坚决斗争。在中共地下党的领导下,一些学生发起组织“抗日反帝大同盟”、“九一八”读书会,举行“九一八”周年游行活动,油印《学生新闻》,成立“中外语文学会”,刊行《中外论坛》,为挽救国家于危亡而不懈斗争。抗战开始后,在山西大学设立了第二战区战动总会筹备委员会。周恩来亲切看望在筹备会工作的山西大学留校师生,山西大学的许多学生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抗日斗争中。
1937年11月,日寇占领太原,山西大学停办。面对国家与民族的危亡,山西大学的师生们、校友们用自己的热血和身躯,谱写着抗日的篇章。许多师生参加了牺盟会、决死队、战动总会,他们在抗日前线、在敌人后方、在抗日根据地,为救亡图存努力工作,为赶走日本帝国主义而英勇不屈地战斗。
1939年12月,山西大学在陕西三原复课。后辗转至虎啸沟、克难坡、韩城等地。1943年,奉教育部令,山西大学改为国立。抗战胜利后,1946年迁返太原。1948年太原解放在即,山西大学师生不愿为国民党反动派充当炮灰,集体迁校北平,为北平和平解放作出了积极贡献。
从山西大学客居北京,到1953年高校院系调整结束,山西大学法律、冶金、采矿、纺织、财经等院系先后并入今天的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医学院、工学院独立办学,成为今天山西医科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的前身。文、理两院合并而成的山西师范学院赓续山大文脉,直到1961年合并新校、名实归本。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山西大学唱响时代壮歌,为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和布局贡献了特殊力量。
沐风雨而茁壮,历沧桑而弥坚。山西大学最值得书写的是师生的成长与成就,最值得珍藏的是发展中凝聚的精神与力量。从抗日南迁到辗转关中,从重返侯家巷到定址坞城路,从恢复校名到走向国际,再到如今跨上“双一流”建设台阶,山西大学始终与国家同向同行,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书写了辉煌的历史诗篇,积淀了“中西会通、求真至善、登崇俊良、自强报国”的山大传统。
山西大学根植于华夏文明的沃土,一百二十年来,中西合璧、文理并重,形成了独特的办学传统和浓厚的文化氛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大学在博士点、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国家级科技大奖等方面相继实现重大突破。山西大学始终奋进在时代的教育前沿,每一位山大人都要倍加珍视自己的历史传承。
一百二十年来,山西大学在扑面而来的历史机遇中一次次自我突破,展现出无比光明的前景。从“省部共建”“一省一校”到“部省合建”,从“1331工程”到率先发展政策支持,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的梦想,激励着辛勤的山大人一往无前。建设东山校区,改造坞城校区,山西大学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北大等国内名校对口支持,开启了山西大学开放办学的新旅程。好风凭借力,鹏程九万里。“办好的教育,做有用的学术”这一办学理念正渗透到每一个山大人的灵魂深处。“双一流”建设,入选任重,建设道更远。山西大学紧扣当下,着眼未来,奏响“高质量崛起”与“双一流”建设的强音。
同学们,从今天起,你们就是山西大学新的主人,山西大学一百二十年的光荣传统靠你们继承,山西大学未来的辉煌靠你们点亮。在此, 我用四个词与同学们共勉。
01
明 德
所谓“学以成人”,既要仰望星空、坚持对真理的不懈追求,也要敬畏心中的“道德律”,做一个有时代担当、有理想信念、有健全人格、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国学大师姚奠中先生曾说过,国学是一种文化与价值意义;尤其是儒家文化,关涉国人生命素养,是追求个人人格、尊严和生命完整发展的根基之学。姚先生将德行贯穿到了他的学问当中,成为了一代国学大师。
同学们,在漫漫修远的人生道路上求索时,我们并不会只以学分、绩点和论文来衡量一个人的成就。希望大家从小事和身边事做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积小德而至大道,以大道而成大业,方能求真至善,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02
报 国
新中国成立后,山西大学的首任校长是著名的社会学家、政治学家、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奠基人之一的邓初民先生。他曾热情地号召山西大学的青年学子:“为把我们自己培养成为一个真能担负起国家建设任务、德才兼备、体魄健全的人才而奋斗!为完成祖国交给我们的任务而奋斗”。正是邓先生的立志报国,才为山西大学日后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同学们,你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出生于千禧年,恰好与祖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过程随行。你们将成为这段辉煌历史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参与者,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是实干者的时代,你们生逢其时,也任重道远,因此一定要有振兴中华的气魄和壮志,要有放眼世界的格局和胸怀。
03
善 学
彭堃墀院士每天清晨七点半到岗,一周至少工作六天,86岁高龄,仍然风雨无阻。他曾经说“我相信努力,我不太相信天才,因为,最终成功的人都是努力的人。”正是这种善学的精神,彭堃墀院士为我国科技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也为全省教育和科技工作者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昨天在庆祝教师节暨优秀教师颁奖大会上获得“优秀青年教师奖”的武红鹏教授,2007年考入山西大学物理电子工程学院,2017年博士毕业并留校工作,2019年即33岁破格晋升为教授,2021年即35岁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并于同年成为国家级青年人才。在Nature子刊等高影响力刊物发表论文90余篇,4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授权12项美国和中国发明专利,4项已转化应用。他在颁奖大会发言时说,“时至今日,我已经在山西大学学习工作了15年,可以说我是土生土长的山大人。山大见证了我的成长,使我有机会成为一名青年教师、一名基础学科的教师、一名面向国家重大应用需求,从事科学研究的教师。”
同学们,当今世界正面临着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许多学科知识的更新周期也已缩短至两到三年。同时,这些技术成果还会重构全球的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的经济结构,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这就需要你们,对世界科技发展和社会经济环境变化保持清醒的认识,树立自主学习的观念,有意识地培养对知识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大胆地怀疑和批判,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04
敏 行
“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大学之道不仅在校园的“象牙塔”里,更在社会的“大熔炉”中。程芳琴教授曾用3年时间深入晋、蒙、陕、甘等地了解煤炭产业发展现状,用10余年时间奔走在实验室与企业之间,最终她带领科研团队完成的“煤矸石煤泥清洁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授权发明专利27项,推动了低热值煤发电行业技术进步,促进了煤基固废的清洁高效利用,为山西低碳转型和绿色煤电的技术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同学们,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机遇和挑战,都要在自己的环境中奋斗实践,当今时代,更是创业实干、攻坚克难、创新发展的时代。韶华易逝,切不可做“佛系青年”,从青春韶华之时开始“躺平”。
历史在承前启后中书写,时代在继往开来中变革。古人讲:“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今天的山西大学,站在了历代先贤和全校师生期盼已久的发展高地,迎来了更加充满希望的发展机遇。站在“双一流”建设的新征程上,我们山大人都应当也必须大力弘扬百廿学府优良的办学传统,高歌前行。
同学们,新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崭新的未来等着你们探索。从今天开始,你们将站在人生的新起点上,绘制你们自己的人生画卷,书写山西大学的华彩乐章!衷心地祝愿你们静心学习、刻苦钻研、加强磨炼,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以青春之奋斗,谱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之歌!
善教勤学有担当培根铸魂育新人
——山西大学校长黄桂田2022年教师节致辞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同志们:
金色九月,硕果飘香。我们迎来了第38个光荣的教师节,又恰逢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佳节。我代表学校,代表王仰麟书记,向辛勤耕耘的全校教职员工致以节日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向多年来支持学校改革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离退休老同志、海内外校友,致以亲切的问候!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一支善教勤学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础,厚德博学的优秀教师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山西大学始终具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120年前,山西大学创立之初,就把延揽名师作为重中之重,汇聚了一大批近代科技文化人才。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学校因浓厚的学术氛围而名师荟萃、名流云集。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坚守立德树人使命,大力汇聚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队伍,为学校事业发展和学子成长成才提供了坚实的师资保障。近年来,学校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争创“双一流”、建设“双一流”的重要支撑,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引进优秀学术带头人,培育青年英才,涌现出了一大批包括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模范教师在内的师德模范,在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的培育和引进上屡获突破。广大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辛勤耕耘、无私奉献,书写了新时期山大人“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才,应国家之需要”的光辉篇章。在今年上半年严峻的疫情考验中,一大批教职员工不惧危险,坚守一线,日夜奋战,守护师生,全校教师坚持“教学不断线、计划不打折、质量不降低”,用心用情做好在线教学,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以实际行动为学校疫情防控贡献力量,全校师生员工拧成一股绳,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取得了校园疫情处置的最后胜利。
2022年对国家而言、对山西大学而言,都是极其重要的一年。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将迈入新的阶段,全面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将踏上新的征程。山西大学高歌前行,喜迎“双甲子”校庆,喜获“双一流”突破,开启了新的扬帆远航。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需求。山西大学的振兴崛起,赋予全校教师更加光荣的使命。教师节前夕,学校以“迎接党的二十大,培根铸魂育新人”为主题,举办了庆祝2022年教师节暨优秀教师表彰大会,对过去一年来在教学科研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就是要集中展现全校教师爱党爱国、立德树人、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激励广大教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担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为党的教育事业,为学校改革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培根铸魂育新人,我们必须心怀国之大者,树立不负家国的大格局、大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120年以来,自强报国始终是山大人的光荣传统。希望全校教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弘扬山大人的优良传统,始终坚定理想信念,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培育更多时代英才,奉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培根铸魂育新人,我们必须始终勤学善教,展现培育英才的大作为、大担当。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潜心教书、精心育人是每一个教师的神圣使命。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提出办“好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全校教师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道德养成与知识传授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贯通,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创新,不断提升学识能力,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努力帮助每一个学生筑梦、追梦、圆梦。
培根铸魂育新人,我们必须矢志修身立德,成为学生敬重的好老师、大先生。古人说“传道、授业、解惑”,教师职责第一位的是“传道”。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品行。在我们的校园里,不仅有众多的教学标兵和科研能手,还涌现出一大批被同学们交口称赞的师德师风标兵,有两个教师团队被评为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希望全校教师以这些师德模范为榜样,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展现学者风范,彰显师道尊严,成为学生品行的楷模。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当今时代,高等教育竞争千帆竞发,践行立德树人使命任重道远。喜迎“双甲子”,山西大学迈上了新的发展台阶;奋进“双一流”,山西大学将矢志追求卓越。让我们弘扬建校120年来铸就的优良传统,紧紧抓住“双一流”建设机遇,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加快建设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携手开创山西大学更加美好的明天,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最后,祝大家节日快乐,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山西大学校长黄桂田
2022年9月10日
2022-09-12 10:45:06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