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接着看

北京中医药大学徐安龙校长在2022年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作者:admin|分类:未命名|标签:领导讲话稿 讲话稿范文

北京中医药大学徐安龙校长在2022年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朋友们:

大家好!

壶天日月,燕地青山。今天我们相聚在美丽的燕地湖畔,举行北京中医药大学2022级新生开学典礼。同学们看到今年的典礼和往年有所不同,因受疫情影响,我们有一千多名新生未能如期到校,在校的新生也无法全部来到现场,所以今天我们一改往日的典礼形式,以天地为背景,以朝阳为灯光,架起网络的桥梁,把典礼搬到大美校园之中,让大家感受壶天燕地之美、岐黄传承之道、师生同窗之情。仪式虽然简朴,但寓意深刻,距离虽然相隔,但情谊绵长。首先,我代表北中医全体师生对即将开启新学业的2022名本科生、2007名研究生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祝贺!

你们因共同的岐黄梦报考北中医。我知道今年的新生中,有一对来自四川内江的双胞胎姐妹,蔡依林和蔡依佳。她们高中开始对中医药产生浓厚兴趣,带着对专业的热爱,相约报考北中医,并分别进入时珍国药班和中医八年制学习,相信你们姐妹一起,医药圆融,将在北中医度过最快乐最有收获的时光。你们当中,既有执着岐黄初心的杏林才子,也有怀揣济世家训的风华青年。既有朝气蓬勃、憧憬大学生活的本科生,也有追求卓越、期待更上一层楼的硕士生、博士生。不论是新同学还是老面孔,从此以后,你们都有了一个共同的、响亮的名字——“北中医人”。

 “北中医人”这个称谓是荣耀的,于道济、秦伯未、刘渡舟、任应秋、赵绍琴、颜正华等老一辈中医药学家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为这个名字架梁铸魂;王永炎、王琦、孙光荣、田金洲等一大批当代名医名师传承创新,为这个名字打铁铸金,还有更多在不同岗位敬业奉献、砥砺奋斗的北中医人,他们用自己的努力,维护荣誉,擦亮名片,让“北中医人”这个名字熠熠生辉,成为激励我们奋力前行的精神动力。

图片

今天,你们也将成为其中一员。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北中医人?在这里我想对你们提三点期望。

一是成为“北中医人”,要立大志  

     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今天你们跨入中医药首善学府,只是完成了敲开理想之门的第一步,以后的路走向何方,心中之志便是指路的灯塔。年轻人立志要立大志,你们报考北中医,选择医学这个行业,不能只限于学一门技术,将来谋一个工作岗位,更不能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甚至不明觉厉的吃瓜群众,小志照近路,大志引远行,只有立大志,方能勇毅前行、行稳致远。

      北中医人是胸怀大志的,我校首任教务长祝谌予先生年轻时是活泼开朗的“孩子王”,因母亲重病被名医施今墨先生医治好转,让其看到了中医的神奇。他立志献身医学,弘扬中医药以解百姓之病痛,做一个不图钱财、能治好病的大夫。1933年,19岁的祝谌予拜施今墨为师,成为其开山弟子,正是你们现在这个年纪,开启了勤勉求索的医学生涯,终成一代名家。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志向,大志之大,不在于目标本身的宏大,而要把个人之志和国家之事业、人民之期盼紧密联系在一起。国家复兴,需要中医药事业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人民幸福,需要中医药在对抗疾病、守护健康方面机理清晰、疗效稳定,现在做的都还不够,需要在座各位为此努力。哪怕前进一小步,也是对国家和人民的大贡献。国家复兴、人民幸福、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当为吾辈之志。同学们,要有这样的志气、骨气和底气!

二是成为“北中医人”,要有大爱

     1956年建校之日起,北中医人始终以赤子之心,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健康不懈努力。无论是人才培养的卓越进取,科技兴国的不懈探索,服务人民的倾力奉献,还是抗震救灾的勇往直前,抗击疫情的毅然前行,都见证着北中医人的大爱。

 2020年疫情初起的紧要关头,学校组建的国家中医医疗队即将出征武汉之际,第二临床医学院一名退休老教授刘大新向学校递交请战书,书中说到“我是一名老党员,我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我没有什么负担,我这个年龄不像年轻人上有老、下有小。”言外之意,我上前线即使牺牲了,代价也是最小的。这就是一个北中医人在国家人民危难之时所展现的大爱。

 大爱是什么?是仁心,是奉献,是谦诚,是“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爱之大在无私、包容,在感同身受,体现的是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和甘于奉献的崇高品格。大爱即大道,道在哪里,道在细微处,爱在哪里,爱在人世间。

大爱成全别人,也成就自己。怀大爱者,不会被一时一事所牵绊,拥有人所不能有之心境,看到人所不能见之美好。希望同学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牢记今天的誓言,以人间大爱书写大美人生。

三是成为“北中医人”,要练大才

大才之大,不是帽子大,名气大,而是指真才实学。“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学不成”。远大的志向需要真才实学来实现,而真才实学要通过勤奋的学习才能取得。若想成为中医药之大才,必要勤学求真、慎独明辨。勤学者,“学、思、践、悟”,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我校终身教授赵绍琴先生,少年学习中医时先苦背三年经典,所背书籍摞起来有三尺高。后来在我校为师,为了讲好《濒湖脉学》,他从序文背起,包括本文、大注、小注、批解,边叙边议,技惊四座。有人问他是不是过目不忘?不是,赵老在十几岁的时候,每天三点起床晨读经典,还要给家人蒸上一锅馒头,六点钟去上学,风雨不断。同学们,欲学惊人技,需下苦功夫呀!

      除了勤学,还要慎独,在独处中谨慎不苟,在无人监督时严谨从事。慎独者,首先要心定。面对新冠疫情的反反复复,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种诱惑,我们要保持定力,从容面对,心静而思、思定而悟,精诚专一、脚踏实地,养足中医人的“中气”,始终做到对中医药事业的执着、对学术的真诚、对真理的坚守。慎独者,更要自律。大学为学与中学不同,没有人日日盯着你、管着你。特别是疫情当下,有很多学生在线上上课,甚至在家上课,你可以抓住一切机会自主学习,也可以抓住一切机会躺平放松,你要怎么选?相信每个同学心中都有正确的答案。“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同学们,北中医将给予你们广阔的平台,希望你们在北中医寻立大志,诠释大爱,练就大才,在为祖国复兴和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的奋斗中成就自己的精彩人生。

同学们,你们如今日当空之朝阳。希望用你们的光和热,照亮前路,闪耀校园,温暖人间,新的征程已经开始,愿你们不惧风雨、勇挑重担,成为未来能堪当大任的北中医人!

谢谢大家!

13 09月

2022-09-13 22:19:01

浏览307 评论0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仲艳妮:从百年党史中感悟“政治三力” 北大校长龚旗煌在2022年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