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接着看

像牛一样耕耘  像牛一样奋发

作者:admin|分类:未命名|标签:领导讲话稿 讲话稿范文

像牛一样耕耘  像牛一样奋发

(对偶比喻,简洁生动)

作者:陈凌

来源:人民日报2021年1月14日

 

“在中华文化里,牛是勤劳、奉献、奋进、力量的象征。人们把为民服务、无私奉献比喻为孺子牛,把创新发展、攻坚克难比喻为拓荒牛,把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比喻为老黄牛。”在2021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礼赞牛所代表的精神品质,并赋予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以新的时代内涵。(开头引用总书记的话并加以分析,借以引出“三牛”精神,特别强调其时代内涵。)

古往今来,中国人民爱牛、敬牛、颂牛,或咏之、或绘之、或塑之。(简短的排比,朗朗上口。)在唐朝诗人柳宗元看来,牛是“日耕百亩”的勤劳符号;在宋代名将李纲眼中,牛代表的是“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的牺牲精神;在现代诗人臧克家笔下,牛具有的是“深耕细作走东西”的开拓品格。(列举三例,都重引用,各有侧重,分别照应老黄牛、孺子牛、拓荒牛精神。)体悟牛的品格、弘扬牛的精神、激发牛的干劲,(动宾结构的排比,铿锵有力。)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色,也是中国人民精气神的具体体现。(本段指出牛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色,也是中国人民精气神的具体体现。)

“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先生曾以这样饱含真情的诗句歌颂牛。(一引一议,来作段首中心句,以开启对“孺子牛”的阐述,与下面两段的开头构成段首排比句。)千百年来,牛都是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象征。这也是人们爱牛、敬牛、颂牛的一个原因。(先因后果地分析,注意与下段比较。)画家李可染便曾将自己的画室堂号定为“师牛堂”,他这样解释自己为何喜欢画牛:“牛也,力大无穷,俯首孺子而不逞强”。(李可染的“师牛堂”,正好阐释了孺子牛的奉献精神,用例典型。)不辞劳苦、不计得失,脚踏实地、默默奉献,(表述先反后正,突出强调。)这是牛身上的品格,也是值得每个人学习的精神。(分论点一:要学习孺子牛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精神。)

“天开于子,地辟于丑”,古人历来将牛视为开天辟地的力量之一。人们之所以赞颂牛,也在于牛所拥有的这种勇于开拓的劲头。而这种劲头,恰恰是我们在攻坚克难中奋进、在披荆斩棘中前行的力量所在。(先果后因地分析,有了变化。)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教授在年逾花甲时,仍干劲十足,经常工作到深夜。有人问他多大岁数了,他回答:“属牛的”。以牛自况,不仅仅在于他生肖属牛,更在于他性格属牛(妙!)——像其父亲钱玄同所寄望的,始终发扬属牛的那股子“牛劲”。也正是这么一股子“牛劲”,让他成为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奠基人,为我国研制原子弹和氢弹作出了突出贡献。(钱三强的一股子“牛劲”使之成为中国原子能的奠基人,印证了“拓荒牛”精神。)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社会怎样发展,这股子“牛劲”永不过时。(分论点二:要学习拓荒牛创新发展、攻坚克难的精神。)

古语有言:“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牛之所以成为人们讴歌的对象,还(前段用“也”,此处用“还”,不断推进)在于它具有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品质。近代国画大师齐白石曾给自己起过一个“耕砚牛”的绰号,勉励自己要像牛一样勤奋耕耘。他还经常对人说,“不教一日闲过”,甚至还给自己立下每天必须画5幅画的规矩。正是因为像牛一样勤奋,他才最终收获“画虾数十年始得其神”的真功夫。(齐白石像牛一样勤奋,才获得画虾的真功夫,论证了“老黄牛”精神。不过这个用例与李可染的用例有些重复了,二者都是画家;也可换成当下其他行业人物,比如改变山区女童命运的公益校长张桂梅和向绝壁要天路、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当代“愚公”毛相林等。)没有等来的辉煌,只有拼来的精彩。一切成绩的取得,都是在“不教一日闲过”中耕耘出来的;每个梦想的实现,都是在“一个汗珠子摔八瓣”中拼搏出来的。(分论点三:要学习黄牛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

“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不用扬鞭自奋蹄,继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辛勤耕耘、勇往直前,在新时代创造新的历史辉煌!”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振奋人心、催人奋进。(再次引用总书记的话,既首尾圆合,也丰富了“三牛”精神的现实意义。)牛年将至,很多人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写下这样的寄语:“2020,‘鼠’实不易;2021,‘牛’转乾坤。”(引文巧用谐音双关。)梦想不会自动成真,拼搏奋斗正当其时,牛年就要有一股子“牛劲”,就要使出“牛力”。学习牛的品格、发扬牛的精神,像牛一样耕耘、像牛一样奋发,每个人都“牛劲十足”,新的一年必定“牛气冲天”。(结尾处句句有“牛”,一气呵成,鼓舞人心。结尾属于呼吁倡导式,呼吁倡导每个人要像牛一样耕耘,像牛一样奋发,照应题目。)

总评:这篇时评采用了总分总式的典范写法。开头两段提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牛”精神,中间三段具体分析了“三牛”精神,结尾紧扣当下,呼吁人们牛年当有一股子“牛劲”,并且注意首尾照应,段落照应。中间三段分论点的设置值得学习,都是先引用,再阐释;在论证分析时注意还方式的变换,比如有时是先因后果,有时是先果后因等。用例典型,引用丰富。语言精粹鲜活,比如由“牛”字演化出了很多生动的词语:“牛”转乾坤、牛劲十足、牛气冲天、牛力等。“一个汗珠子摔八瓣”的用语更是又牛气又接地气。

01 05月

2021-05-01 15:14:12

浏览723 评论0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习近平: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致全省劳动者的倡议书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