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来源:山西日报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凝聚磅礴奋进力量
——一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7月7日这个特殊的日子,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我省阳泉市的百团大战纪念碑广场,向八路军烈士敬献花篮,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展陈,缅怀抗战英烈,重温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同仇敌忾、勇御外侮的光辉历史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铭记抗战历史,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砥砺奋进、创造新的历史伟业,注入强大信心和力量。我们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和太行精神、吕梁精神,激发奋斗意志,投身复兴伟业,为谱写三晋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宝贵财富,展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我们要学习革命先辈“血战到底”的拼搏精神,传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将其转化为克服各种风险挑战、奋发图强、攻坚克难的强大精神动力。
红色,是三晋大地最厚重的底色。山西是八路军总部所在地,抗日战争主战场之一。我党在这里建立了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闻名中外。在党的领导下,三晋儿女前仆后继,为民族独立与解放浴血奋战,在抗日烽火中孕育出了太行精神、吕梁精神。要发挥好我省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认真抓好革命传统教育,讲好英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要进一步加强抗战纪念设施、遗址的保护管理,深挖历史富矿,创新表达形式,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
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我们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我们要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将抗战精神中蕴含的深厚爱国情怀,转化为对祖国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将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日常工作和生活,转化为锐意改革、开拓创新的锐气,在各行各业、各个岗位上追求卓越、勇攀高峰,在面对发展道路上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时,能够迎难而上、攻坚克难。
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烽火岁月中的集中体现和升华,在今天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和强大生命力,必将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当前,我省正处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深化全方位转型的窗口期。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坚定信心、锐意进取,担当作为、真抓实干,一步一个脚印把习近平总书记为山西擘画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在加快转型发展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二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就我省坚定扛牢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战略任务提出新的要求,为全省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指出更加明确的方向,必将引领全省上下以坚定的战略定力加快转型步伐,在国家战略蓝图上书写好资源型地区突围的时代答卷。
经过多年努力,我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取得了长足进步。全省聚力建设“1+11”转型综改示范区体系,加快形成协调匹配、承载有力的空间布局。锚定“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具有山西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已具雏形。新型能源体系加快建立,绿电外送量保持全国第一。特别是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煤炭、冶金、化工等传统产业不断焕新升级,无人机、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加快形成集群效应,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相互赋能,有力推动全省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坚定扛牢党中央交给的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战略任务,仍需保持定力,持续发力。
抓好能源转型,坚决扛牢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政治责任,纵深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高水平打造全国重要能源原材料基地,是山西转型发展的重中之重。大同的煤制烯烃项目、晋城的煤层气开发利用,成为传统能源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型的生动实践,印证了“老树发新芽”的转型力量。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就要在扛牢国家电煤保供责任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智能化采掘水平,以清洁利用技术降低排放力度,以煤基新材料研发延伸产业链条,加快推动煤炭产业由低端向高端、煤炭产品由初级燃料向高价值产品攀升,实现“吃干榨净”的全价值利用。同时,要着眼于高水平打造我国重要能源原材料基地,配套发展风电、光伏发电、氢能等能源,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实现能源转型。
转型发展离不开生产关系的调整与重塑,需要进行全方位、系统性的制度创新。加快科技创新是其中的核心支撑。面对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的双重任务,我省积极构建“产学研用金”一体化创新生态,大力吸引高端人才入晋落户,支持企业建设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让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在多方面实现了“跟跑”到“领跑”的跨越。面向未来,要继续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加快突破“卡脖子”技术,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让实验室里的创新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线上的竞争优势。
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传统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筋骨”。太重集团向“高精尖特”的冲刺,太钢集团手撕钢、笔尖钢的突破,都充分证明,只要瞄准市场需求、锚定技术前沿,传统产业完全可以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转型进程中,我们要运用数智技术和绿色技术,进一步加快改造提升焦化、冶金、锻铸造等传统产业,大力推进设备更新、标准升级和产品迭代,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要勇于打破“路径依赖”,坚持以“特”为钥、错位发展,在产业创新与市场需求的交汇点上寻找突破口,加快构建具有山西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营商环境的优化是激发活力的关键。近年来,山西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推行“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模式,让经营主体轻装上阵,取得积极成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要用好我省能源资源、历史文化等比较优势,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把资源优势更好转化为发展优势。
转型发展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从“煤老大”到“新能源高地”的转变,从“传统制造”到“新质生产力”的跨越,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保持战略定力、久久为功。当前,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与转型窗口期重叠交汇,更需要我们坚定信心、主动作为,以实体经济为根基强本固基,以多元产业为支撑拓宽路径,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破解难题,不断书写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新答卷,在加快转型发展中实现山西经济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本报评论员
转型发展必须牢牢守住安全稳定底线
——三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盛夏时节,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山西考察,再次对山西工作作出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从抓好能源转型,到推动产业升级,再到适度多元发展,不仅指明了山西转型发展方向,还特别强调:“转型发展必须牢牢守住安全稳定底线。”安全稳定事关发展全局,事关群众根本福祉,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充分体现了对山西人民的深切牵挂和对山西发展的关心关怀。
安全是发展的基础,稳定是强盛的前提。如果安全这个基础不牢,发展的大厦就会地动山摇。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当前,山西正处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深化全方位转型的窗口期。越是吃劲关头,越是形势复杂,越是要全力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
稳就业稳经济,兜牢民生底线,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石。今年4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此次山西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出“四稳”要求。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经济发展任务,抓好“四稳”,就能稳住民心,提振信心,就能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就山西而言,无论是全力打造“全链条”就业服务体系,大力推动“两重”“两新”落地落实,还是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进步最明显省份,都是努力在惠企利民中积蓄稳健动能。近期,“四稳”政策接续出台,我们要用好政策工具箱,千方百计稳住就业基本盘,全力以赴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有力有效激发市场潜能。
社会安定有序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最坚实的依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和手段”。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在国家更加安全、社会更加有序、治理更加有效、人民更加满意上持续用力,把平安中国建设推向更高水平。近年来,我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起凝聚多元共治合力的四级综治中心体系,进一步织密社会平安网。但前进道路上我们还面临着诸多安全风险和挑战,必须继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山西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285个“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已全部开工,晋祠难老泉断流30年实现复涌,国家级绿色工厂不断崛起……山清水秀、天蓝地净的山西好风光已呈现出一幅幅实景图。保护生态安全,是一场持久战,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一体推进治山治水治气治城,全面加强防沙治沙和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持续推进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扎实开展矿山生态修复,不断厚植山西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需要久久为功。
安全高于天,防范见于细。安全生产来不得半点虚功、容不得一丝侥幸。当前,我省正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十大行动”,要强基础、补短板、除隐患,大幅提升本质安全水平。要紧紧抓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切实增强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目前,我省即将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各地强降雨天气明显增多,各地各部门既要“时时放心不下”,又要“事事心中有底”,精心做好防汛抗洪预案和防灾减灾救灾准备工作,全力筑牢防汛“安全堤”。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发展是硬道理,安全也是硬道理,发展和安全,如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在加紧落实规划目标任务、坚定有序推进转型发展的使命中,必须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牢牢守住安全稳定底线,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本报评论员
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四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围绕全面从严治党,作出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时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不断强化政治担当,做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践行者。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系统阐述了事关山西发展的根本性方向性战略性问题,明确了新征程上山西工作的重大要求、奋斗目标和重点任务。要推动习近平总书记为山西擘画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要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进一步夯实管党治党责任链条,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把全面从严治党在山西推向纵深,推动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自我革命的高度自觉,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带领全党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力度前所未有,成效有目共睹。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坚定扛牢主体责任,持续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领导,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成效。新征程上,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要以加强党性教育增强“不想”的自觉,以规范权力运行完善“不能”的条件,以从严监督执纪强化“不敢”的震慑,持续加大风腐同查同治力度。要坚持严的主基调,着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坚决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从根本上巩固反腐败斗争来之不易的胜利成果。
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保障。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在省委坚强领导下,各级党组织坚持从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一体推进学查改,以动真碰硬的整改力度、用心用情的服务温度,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取得实效。要抓紧抓细学习教育后续工作,持续加强组织领导和指导督导,坚决做到查摆问题真、整改措施实,狠刹各种不正之风,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强化胸怀“国之大者”的使命感,提升实干担当的士气,增强攻坚克难的锐气,确保学习教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伟大实践孕育时代新风,时代新风促进伟大事业。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形势越紧迫,任务越繁重,越需要加强作风建设。作为我们党作风建设的一张“金色名片”,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实施以来,以徙木立信之效引领了一场激浊扬清的风气之变。同时要看到,解决作风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久久为功、常抓不懈。新征程上,要坚持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及时总结学习教育成效和经验,完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以严的标准、严的要求检身正己,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制度伟力转变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不断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起点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时刻绷紧自我革命这根弦,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以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为奋力谱写三晋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本报评论员
坚定有序在贯彻落实上狠下功夫
——五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牢记领袖殷殷嘱托,矢志不渝感恩奋进。7月9日,省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强调,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是全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坚定有序,在贯彻落实上狠下功夫。各级党委(党组)要加强组织领导、精心部署推动,在全省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以实际成效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心系三晋大地,情牵老区人民。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的特殊日子,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山西,先后到阳泉、太原考察调研,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对山西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山西发展的深情牵挂、对老区人民的关怀厚爱,进一步擘画了宏伟蓝图、凝聚了强大力量、吹响了冲锋号角。
“要讲好抗战故事,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要把握市场需求,加强科技创新,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要进一步统一思想,保持定力,坚定有序推进转型发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着眼山西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定位,深刻阐明了新时代新征程上山西发展的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问题,高瞻远瞩、思想深邃、内涵丰富,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
殷殷嘱托,催人奋进。山西肩负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等重大使命任务。三晋儿女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在省委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中国式现代化山西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却顾所来径,豪情满胸怀。2024年,绿电外送量全国第一;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突破50%,非常规天然气产量创历史新高;氢能、甲醇、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稳步发展。这是山西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从传统能源大省迈向新型综合能源大省的缩影。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是全省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顽强拼搏、真抓实干的结果。
要重谋划,更要抓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崇尚实干、狠抓落实”的重要性,告诫全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指出“不注重抓落实,不认真抓好落实,再好的规划和部署都会沦为空中楼阁”。新时代新征程,取得更大成绩,我们唯有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贯彻落实上狠下功夫、付诸行动。
抓学习是抓落实的前奏。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催人奋进,只有学习好、领会好,才能落实好、实践好。要认真做好学习研讨、宣传阐释各项工作,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真信笃行。各级领导干部要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带动广大党员干部深学细悟、以学促干,推动学习贯彻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不断激发学的热情、干的激情。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当前,我省正处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深化全方位转型的窗口期。要动员全省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顽强拼搏、真抓实干,结合“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狠抓落实,围绕“十五五”规划编制细化贯彻措施,一步一个脚印把习近平总书记为山西擘画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又踏层峰辟新天,更扬云帆立潮头。让我们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努力在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奋力谱写三晋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本报评论员
2025-07-11 09:45:23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