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链融合”赋能产业跃升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三链融合”赋能产业跃升
发布时间:2025-07-18 作者:陈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为地方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近年来,浙江海宁市聚焦智能光伏产业集群建设,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动力,构建“组织建链、服务强链、创新兴链”三维驱动体系,推动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在链上画好同心圆、织密协作网、激活新引擎,释放出党建引领产业跃升的强劲红色动能。
组织建链,把组织优势转化为链上统筹力。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关键在于党的组织体系能否全链条覆盖、全要素嵌入。聚焦智能光伏产业集聚区,创新构建“产业链综合党委+链上企业党组织”工作体系,把党组织建在产业最密集的地带、关键技术最前沿的岗位,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组织网格。综合党委整合47家上下游企业组织资源,建立起“统一协调、分工协作、协同攻坚”的运行机制,实现党组织跨区域、跨层级、跨链条联动。在链主企业党建引领下,晶科、正泰等龙头企业党组织主动发挥标准引领、订单整合、品牌共建等功能作用,带动中小企业抱团发展、集约提质,推动产业链形成战略协同、技术协同、产能协同的整体合力。聚焦项目瓶颈、审批堵点等企业最急最忧问题,推行“书记领办+清单督办”,由9家联建单位党组织发布年度领办项目,推动一批核心节点问题限时破题、清单销号。2024年协调解决重点项目难点28项,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项目一线得到充分发挥。
服务强链,把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支撑力。产业集群运行不仅需要组织嵌入的“骨架”,更需要系统高效的服务“血脉”。坚持以“党建带服务”提升企业获得感,推动政策支持、企业对接、人才赋能形成链式耦合,构建全过程、全周期的协同服务机制。一方面,聚焦产业发展所需精准滴灌政策“活水”。依托产业链党建平台,党委牵头组织企业开展协同论证、政策会诊,出台涵盖市场拓展、能级提升、产业转型的专项扶持措施,有力支撑晶科“百亿项目百日建”、正泰新能总部落地等重大工程高效推进,党组织在推动政策转化为生产力中发挥了中枢作用。另一方面,创新供需对接机制,形成快速响应闭环。依托“成长伙伴”“潮企娘家人”等党建服务品牌,按照“一企一档”“一事一策”原则,明确链上企业需求清单和服务专员包联机制,形成从项目审批、土地对接到设备采购、能源保障的一体化服务链,在半个月内完成正泰五期电缆迁移方案审批,党建平台成为推动项目落地的“加速器”。聚焦产业人才这个关键变量,统筹资源实施“企业家赋能成长”计划,围绕链上企业共性需求组建HR联建共同体,推动一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当前已引进国家级人才5人、省级人才12人,4名骨干被评为省级卓越工程师,初步形成“人才在链上、党建在前头”的发展格局。
创新兴链,把组织动能转化为创新驱动力。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于组织机制是否顺畅。坚持把党组织建在研发一线、平台节点、协同场景中,推动党建工作深度嵌入企业科技创新全过程。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党组织牵头成立协同创新平台,整合链上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等资源,搭建先进叠层光伏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打造由党员专家牵头的“产学研攻坚组”,突破了多个材料与制造工艺瓶颈。在创新成果转化环节,产业链综合党委整合各类创新载体资源,统筹打造产业链创新服务综合体,提供专利协同、工艺优化、产品检测等服务。2024年推动“银浆”“靶材”等多个卡脖子材料实现国产替代,设备本地配套率由35%提高至52%,链上企业协同水平显著提升。面对智能制造、绿色转型等新趋势,党组织引导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推进建设智能光伏“产业大脑”,打造“渔光互补”“光伏+储能”等一批示范场景,引导企业从“制造”向“智造”跃升。晶科能源成功创建省级未来工厂,正泰新能被列为省级智改试点单位,党建的支撑作用贯穿了数字赋能全过程。
(作者系浙江省海宁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2025-07-19 07:27:48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