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接着看

在全省城乡一体融合高质量发展现场会上的讲话(摘要)

作者:admin|分类:未分类|标签:领导讲话稿 讲话稿范文 申论范文 淘8090 淘8090网 tao8090.com 遴选范文

来源:今日浙江

在全省城乡一体融合高质量发展现场会上的讲话(摘要)

浙江省委书记    王浩

2025年6月20日)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高度重视城乡一体融合发展工作,将“推进城乡一体化”作为“八八战略”的重要内容,2004年在嘉兴主持召开全省统筹城乡发展座谈会,2005年推动制定实施《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引领浙江率先探索城乡一体融合发展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就城乡一体融合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我们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时强调,“进一步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深化落实以“千万工程”牵引缩小“三大差距”、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工作部署,进一步谋深抓细城乡一体融合发展的具体举措,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有力支撑。

图片

深化思想认识,把准方向定位,进一步增强推动城乡一体融合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城乡一体融合发展的极端重要性,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以实绩实效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要深刻认识到,推动城乡一体融合高质量发展既是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关键路径,也是核心内容,必须担当作为、奋勇争先,持续擦亮城乡一体融合高质量发展这张“金名片”。一方面,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成效最鲜明、最直观的展示,就是要形成城乡经济社会高度一体、相互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形态;也可以说城乡一体融合高质量发展,是示范区建设中最具有标识性的成果。另一方面,城乡一体融合发展,就是要以新的理念、思路和体制,跳出农村抓农村、跳出“三农”抓“三农”,也就是要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使城乡一体融合发展成为缩小“三大差距”、建设示范区中最具有牵引性的抓手和关键路径。从浙江20多年的实践看,历届省委、省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深化“千万工程”,推动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推动城乡面貌发生了精彩蝶变。城乡居民持续增收、收入倍差持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连续24年、40年位居各省区第一,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1.83。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促进城乡一体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日益健全,形成了一批改革创新成果。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趁势而上,继续在城乡一体融合高质量发展上探路引领,努力为全国提供更多经验、作出更多贡献。

要深刻认识到,对标“先行示范”的更高要求,对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我省城乡一体融合高质量发展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堵点卡点,必须继续努力攻坚、加力突破。我们一定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堵点卡点,精准谋划举措,集中攻关突破,不断打开城乡一体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新空间。

明确目标要求,理清工作思路,进一步找准推动城乡一体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方法和路径

总的是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以“千万工程”牵引缩小“三大差距”、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工作部署,围绕“富民”统筹做好“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坚持一体谋划、以城带乡、因地制宜、守正创新、以人为本,全面推进城乡一体融合发展,持续擦亮城乡一体融合高质量发展“金名片”,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在工作推进中,要做到“五个更加注重”。

更加注重一体谋划。当前,我省正在编制“十五五”规划。要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的阶段性要求,把城市与乡村发展作为一个整体,一体谋划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文化事业等布局建设,促进城乡空间优化和兴业富民协同。“强城”“兴村”“融合”,落脚点也是“融合”。

更加注重以城带乡。要更好发挥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大力推进城市产业和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同时强化农村对城市的支撑保障作用,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促的良好格局。城乡一体融合发展,要以县域为重要单元,对县域干不好、不好干的事,要在市域层面科学统筹,有的还要上升到全省来统筹。

更加注重因地制宜。各地要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财政承受能力、农民接受程度等,结合实际找准工作发力点和突破口,循序渐进、久久为功。要赋予县级更多自主权,支持基层创造性开展工作。

更加注重守正创新。要牢牢守住根本原则不动摇,坚决守牢国家法律法规、“三农”政策和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底线红线。同时,要善于创新工作理念、路径和机制,积极谋划实施一批“小切口、大牵引”改革举措,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只有回应群众期盼、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才能不断激发调动基层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要始终坚持“富民”导向,从群众角度思考问题,注重“小切口、大民生”,重点解决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城乡群众急难愁盼,着力提升城乡生活品质和民生温度。

扭住关键重点,持续加力推进,不断在城乡一体融合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要在城乡规划布局一体融合上取得新突破。一要突出一体规划理念。要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完善县域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强化“多规合一”,并以自然资源部等赋予我省“一张图”统筹空间治理试点为契机,推动城乡各类规划纳入“一张图”管理,进一步优化县城和乡村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布局。二要突出一体布局推进。坚持城乡规划建设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促进城乡在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要着力提升县城承载能力,更好发挥县城连接城市、服务乡村的作用;因地制宜推进中心镇建设,发挥对周边乡村的带动作用;大力推进乡村片区组团发展,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构建美丽成片、产业成群、服务成网的一体化发展格局。三要突出工作机制保障。省里成立了以“千万工程”牵引缩小“三大差距”工作专班,由一位省领导牵头、一个部门抓总,目的就是充分发挥整体谋划和统筹协调等职能。各市县也要在工作体制机制上实现一体融合,强化统筹谋划、一体推进。

要在城乡产业体系建设上取得新突破。要坚持产业先行,推动城乡产业规划一体布局、产业平台一体打造、产业项目一体招引。一要推动城乡产业一体布局。各县(市、区)要根据自身空间环境、产业基础、区位条件、资源禀赋,明确发展定位,着眼产业一体融合发展,加强经开区、产业园、特色小镇、专业村统筹布局,推动形成“生产+销售”“链条+基地”“基地+龙头”等产业布局模式,加快打造一批特色产业集群,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二要提升县城产业承载能力,积极扩大县城就业岗位。要加强县城的产业平台建设,加强产业平台整合提升,增强县城产业集聚、创新研发、商贸流通等功能,更好服务带动县域产业发展。三要推动“土特产富”全链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这是促进农民普遍增收的关键。要打造更多“一镇一产业”“一村一品”等品牌,推动土特产“生产+加工+科技+品牌”全产业链融合,积极探索“土特产+商贸”“土特产+文化”等新模式新业态,“一业一策”支持历史经典产业传承创新发展。

要在构建城乡基础设施体系上取得新突破。基础设施要成体系谋划,形成网络。一要围绕经济发展、民生需求科学谋划实施。按照优化生产力和人口布局的要求,持续优化城乡路网、水网、充电网、通信网、物流网建设,加快打通一体融合的堵点卡点,积极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覆盖,让生产生活更加便捷、让群众出行更加便利。二要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适度超前。结合实际需要,在充分论证当地产业、人口、财力支撑等基础上,合理确定建设重点和推进时序。三要健全“建管护”全流程长效机制。坚持城乡一体、建管并重,推动城市管护资源、模式、手段向乡村延伸,全面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管护水平。

要在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上取得新突破。这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也是群众最有感、最关切的。要紧扣“基本公共服务”和“一体化”两个关键,全面总结推广“一市三县”试点经验,加快推广城乡中小学优化调整、巡回诊疗模式等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一要科学高效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加强公共服务,一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一定要可持续。要按照常住人口的规模、结构、趋势,深入研判公共服务设施的供需匹配均衡性、空间布局合理性和服务便利可及性,有针对性地补齐短板,加快完善“15分钟公共服务圈”,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近享受便利生活。二要有序推进标准、服务和政策一体化。这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达到一致的过程,先要有一体化的理念、工作,其次是标准、服务的一体化,最终是政策的一体化。要着力推动公共服务工作、标准、服务一体化,逐步解决政策在城乡之间不均等问题,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城乡一体融合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三要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加强城乡公共服务供给,不能仅靠政府“单打独斗”,要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形成工作合力。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主运行、公共监督的多元化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按照“可拓展、可转换、能兼容”的原则,提高公共服务资源利用效率,真正让公共服务设施做到有得用、用得上、用得好。

要在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上取得新突破。一要深入推进城乡环境污染防治。持之以恒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治水、治气、治土、治废、治塑,不断改善城乡环境质量。二要全域打造诗画浙江和美乡村。深入推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厕所整治建设水平,深入推进农房改造、管线序化、村道提升,提升城乡“颜值”,全面塑造整体大美的城乡风貌,推动城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三要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生态资源是乡村最宝贵的财富。要加快培育生态旅游、森林康养、休闲露营等新业态,大力发展美丽经济,不断打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更好把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

要在城乡要素有序流动上取得新突破。要素有序流动是城乡一体融合发展的核心。要坚持政策支持、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紧紧抓住“人地钱”特别是“人”这个关键,按照“钱随人走”原则进一步完善财政等支持政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一方面,要深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改革,让进城农民“融”得更顺利。要加快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解决好农民到城市里不愿来、落不下等问题。另一方面,要强化“引育用留”全链条政策供给,让青年入乡“入”得更顺畅。积极培育现代“新农人”“农创客”,加快建设青年入乡实践站点和青创平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吸引人才回归、资源回乡、项目回流。

要在推进城乡文化繁荣和文明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在一手抓城乡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一手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物质富足和精神富有相统一。一要加强农村文明乡风建设。实施社会文明提升行动,推进移风易俗,推动现代文明理念在乡村深深扎根,让乡村既保留住浓郁的人情味、乡土味,又散发出清新的现代风、文明风。二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化文化特派员制度,迭代升级“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大力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打响“乡村旅游看浙江”品牌。三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传承好守望相助、克勤克俭、耕读传家等乡土基因,推进历史文化(传统)村落和农耕文化保护利用,加强农业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和活化利用。

推动城乡一体融合发展,必须进一步强化支撑保障。要强化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支持,强化真抓实干,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图片

(摘自王浩同志2025年6月20日在全省城乡一体融合高质量发展现场会上的讲话)


09 08月

2025-08-09 09:04:07

浏览16 评论0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奋斗正当其时 岁月自成芳华 在“建功支点争做先锋”年轻干部座谈会上的发言汇编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