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接着看

让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

作者:admin|分类:未分类|标签:领导讲话稿 讲话稿范文 申论范文 淘8090 淘8090网 tao8090.com 遴选范文

让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

陈浩 字数: 2905(作者系浙江省湖州市委书记)

学习时报 》( 2025年08月18日 第 04 版 )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湖州市安吉县余村考察时深刻指出,“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实际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这是党中央聚焦建设美丽中国、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的重大制度安排。站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始终坚持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让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更好地实现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环境与民生的内在一致性和关联性。生态环境是一切物质财富和使用价值的源泉,本身就是一种稀缺而高价值的资源。但要将附着在“绿水青山”上的生态财富、自然财富转化为经济财富、社会财富,必须经历两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通过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生态系统平衡和良性、高效循环,不断提升山水林田湖草沙等各类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第二阶段,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林下经济、生物经济、冰雪经济等生态经济,实施跨区域生态补偿,让更多的老百姓端上“生态碗”、吃上“生态饭”,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20年来我们连续实施5轮环境污染治理行动,统筹推进美丽城市、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建设,推动湖州整座城市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漫步见水。正是依托良好的生态禀赋,我们大力发展休闲旅游、高端民宿、户外露营等新业态,深入推进竹林碳汇、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改革,加快推动青年入乡发展,创造出了从“卖石头到卖风景”“投产业到投生态”等财富增值模式。2024年,湖州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7万元,近五年低收入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生态环境保护的过程就是生态价值积累的过程,生态产品转化的过程就是生态效益释放的过程,只有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老百姓的幸福靠山,才能让生态文明建设焕发出持久生命力。

新质生产力实质上就是绿色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这一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深刻揭示了新质生产力与绿色生产力的内在关联。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以绿色科技创新为驱动,加速新旧动能转换,构建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新型发展方式和现代化产业体系。我们必须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推动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生产方式革新迭代;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聚焦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半导体及光电、生物医药等领域,加快形成新的高端产业集群;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高点,在AI大模型、人形机器人、合成生物、量子信息、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因地制宜发展一批未来先导产业。坚持在好风景里孕育新经济,先后引进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工业控制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等一批高端科研机构,持续改造提升纺织、水泥、铸造等传统行业,加快培育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生物医药、地理信息+等新兴产业,有效提升了发展的“含绿量”“含新量”“含金量”。近三年,湖州单位GDP能耗、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等环境代价指标总体呈下降趋势,经济发展指标呈上升趋势,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后的阶段性特征。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不是对立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加快推动产业结构、发展模式、经济活动绿色转型,才能实现从传统生产力到新质生产力的迭代跃升。

多主体协同是生态治理的关键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生态环境治理既是重大发展问题,也是重大民生问题,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主体都无法独立解决所有问题,唯有加强多主体协同合作,才能整合各方资源,发挥各方优势,形成政府有为、市场有效、社会参与的共治合力,实现生态系统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在这个过程中,党委、政府作为生态治理的核心引领者,承担着规划制定、政策支持、监管执法、文明引导等重要职责。经营主体作为生态治理的实践推动者,在实施节能减排、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生产方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公众作为生态治理的重要参与者,以诉求反映、舆论监督、风尚养成等方式,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我们坚持生态文明立市不动摇,牢固树立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探索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的生态治理模式,有效提升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效能。政府层面,我们将“节能减排”作为项目准入的必备条件,近20年来累计拒绝760多个高耗能、高污染项目,涉及投资额超千亿元。企业层面,我们4200多家规上企业积极参与“工业碳效码”改革,主动推进节能减排、绿色转型,推动湖州被列为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公众层面,我们连续10年举办“生态日”群众性活动,连续5年发布绿色生活指数,全面开展绿色细胞创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连续4年居全国同类型城市首位,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蔚然成风。多主体协同是提升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关键路径,只有党委政府、经营主体、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等各方力量都参与进来,才能实现生态治理的效益最大化。

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制度具有管根本、管长远的作用,生态文明建设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从制度设计入手,构建起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制度支撑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为建设美丽中国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过程中,我们要树立系统性、整体性思维,因地制宜加快制度创新、优化制度供给、完善制度配套、强化制度执行,建立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我们在全国率先构建立法、标准、体制、数智、文化“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有效放大了生态文明优势。在立法层面,以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建设促进条例为统领,出台美丽乡村、绿色金融等12部生态领域地方性法规;在标准层面,制定生态文明建设地方标准130项,其中13项上升为国家标准;在体制层面,构建“生态委+生态办+6个专项小组”工作体系,成立全国首个生态治理中心,破解生态治理各自为战、多头管理难题;在数智层面,集成创新“生态身份证”综合应用,推动企业和公民绿色行为具象化、日常化、可转化;在文化层面,大力弘扬“丝瓷笔茶”“太湖溇港”“桑基鱼塘”等地域传统生态文化,让“天人合一”成为湖州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核。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只有构建科学严密、系统完备、高效运转的生态文明制度机制,才能更好地统筹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浙江省湖州市委书记) 


18 08月

2025-08-18 19:31:12

浏览12 评论0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 如何提升青年群众工作能力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