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项目攻坚激发担当作为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以项目攻坚激发担当作为
发布时间:2025-08-18 作者:天津市西青区委组织部
核心提要
●聚焦“唯能者上”揭榜,面向全区在编干部广发“英雄帖”,不设门槛、不限年龄、不论级别,给想干事会干事的干部充分展示的舞台
●既横向比较看差异、又纵向分析看变化,既作定性判断、又作定量分析,让敢扛事、能干事的干部被看见、受关注,让心存侥幸搭便车的干部浮出水、曝曝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作为年轻干部培养的重要途径。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越是重要关头和关键时刻,越能锻炼和考验干部,也就越能识别干部。这是干部成长的客观规律,也是培养干部的必由之路。天津西青区着力构建重点项目攻坚“揭榜挂帅”平台载体,推动干部“干而论道”,达到锻炼干部、推动发展、激发干劲的多重效果,一批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猛将”“闯将”“干将”脱颖而出。
组织搭台,让想干事的沉下去。干部成长无捷径可走,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攻坚一线矛盾复杂尖锐,最能练胆魄、磨意志、长才干。把干部教育培养放在高质量发展中谋划,把实战课堂搬到攻坚一线,紧扣“三新”“三量”关键任务、“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基层治理机制创新等战略目标,科学研判确定财源建设、招商引资、土地整理、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等10大领域21项攻坚项目,件件关乎民生福祉、处处直指发展痛点,让干部走出“舒适区”、走进“深水区”,在全新的挑战中反复淬火、百炼成钢。聚焦“唯能者上”揭榜,树立“谁愿干、谁能干,就让谁干”的导向,面向全区在编干部广发“英雄帖”,不设门槛、不限年龄、不论级别,给想干事会干事的干部充分展示的舞台。全区172名干部踊跃揭榜、领题攻坚,实现干部资源精准投向大局、干部力量精准助力大局。将护航项目攻坚作为干部监督的重要内容,把支部建在攻坚一线,统筹开展“组团式”跟踪问效,实行“每周调度、每月总结、季度亮晒、中期评估、终期考核”全链条督查推进,切实做到组织同步组建、制度同步制定、工作同步部署、成效同步考评,确保人人躬身入局、事事实干争先。
组织铺路,让愿干事的扎稳跟。攻坚克难必然冲锋在前,但也容易误入“雷区”,需要有制度“赋能”、有政策“兜底”、有组织“背书”,实现“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的良性互动。靶向提能,为一线奋战的干部“夯基”。紧紧围绕项目攻坚核心任务,秉持“需求清单就是培训课单”的理念,扎实开展精准化、实战化培训,精心打造“青”语讲堂、“青”锋集训营、“青”锋导师伴跑计划等系列培养工程,组建汇聚高校名师、智库专家、行业领军、治学大家与基层实践者的百名“青”锋导师团,针对性开办DeepSeek、“两重”政策解析、经济核算等优质课程,引导干部做与时俱进的项目“专家”,善谋善断打通发展动脉。组团服务,为真抓实干的干部“鼓劲”。坚持“扶上马送一程”,建立派出单位支持、发榜单位保障、组织部门鼓劲的联动机制,由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明确发榜单位“出题主责方”“帮带指导组”、派出单位“保障服务团”作用,及时协调解决重大项目、重点工作推进落实中的深层次梗阻制约,推动资源向重点任务集中、要素向重点任务倾斜、机制向重点任务服务,全力打造“一个项目、一套专班、一抓到底”的工作格局。容错纠错,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把“三个区分开来”落到实处,建立项目攻坚风险备案和容错纠错会商机制,会同纪检、政法、发改等部门,细化明确容错纠错的界限、尺度、标准,依规依纪依法正确把握干部在攻坚中出现的失误错误,做好因改革创新、担当尽责受到诬告的澄清正名工作,努力为干部激情干事创造良好环境。
组织甄别,把能干事的找出来。项目攻坚既是实践锻炼的舞台,也是比学赶超的擂台,更是知事识人的看台。考察在哪里着力,干部就会向哪里用力。把了解干部的“探头”延伸到项目攻坚最前沿,通过攻坚克难的“事”,甄别担当作为的“人”。“第一渠道”广泛看。建立组工干部“战斗员+观察员”工作机制,靠前当好“战地记者”,近距离、“沉浸式”考察干部在招商引资一线的统筹规划和市场洞察能力,在乡村振兴一线的产业发展思路和因地制宜能力,在服务群众一线的为民情怀和政策运用能力,在急难险重一线的应急处理和驾驭复杂局面能力,建立干部揭榜攻关实绩档案。“第一现场”深入听。坚持用好干部谈话这个组织部门的“传家宝”,建立“部署工作的重点会议必听、发榜单位意见必听、攻坚一线干部意见必听、服务对象和社会评价必听”的“四必听”具象化评价机制,多维度印证干部攻坚状态、工作作风和工作成效,全方位掌握干部德才实绩。“第一视角”综合研。破除以往一有成绩就雨露均沾、人人有份的“大锅饭”现象,时刻关注每名干部的贡献大小和作用发挥情况,聚焦考实绩、考能力、考状态、考口碑,按照主导度、参与度、协助度,据实分析干部在攻坚中的作用、展现的能力、呈现的状态,既横向比较看差异、又纵向分析看变化,既作定性判断、又作定量分析,让敢扛事、能干事的干部被看见、受关注,让心存侥幸搭便车的干部浮出水、曝曝光。
组织把关,把干成事的用起来。坚持“选得准”与“用得好”相结合,构建即辨即用、真考真用、能上能下的完整链条,让干事之人有盼头、有劲头、有奔头。划清选人用人的“泾渭线”。发榜之初,组织部门就已明确规定“选马”规则,即建立“五个优先”机制,对在重大任务和一线火线中冲在最前面、实绩最突出的干部,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优先晋升职级、优先评先评优、优先储备培养、优先推荐及时奖励。去年以来,先后有24名涉险破难的“攻坚型”干部被提拔重用,7人晋升了职级,干部对用人导向和标准有了直观认识,更有动力、更有激情、更加有为。用好激励关爱的“加油包”。统筹用好及时奖励、待遇保障、工作支持、心理关怀等激励手段,根据贡献值、参与度大小,做好激励措施的刚性兑现,杜绝“大水漫灌”“撒胡椒面”式的普惠奖励。注重培养选树攻坚一线先进典型,开展“揭榜挂帅”评选表彰,讲好新时代奋斗者的故事。守好激浊扬清的“铁规矩”。既要将干事者选出来,也要把误事者筛出去。健全“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管理方式,对执行力不强、攻坚状态不佳、担当精神不足的干部及时约谈提醒,对推进攻坚任务不力,项目长时间停滞不前、贻误事业发展的干部及时调出,并严肃问责,以“下”的压力激发干的动力。
2025-08-18 19:40:02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