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要从两个方向用力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要从两个方向用力
刘永飞 字数:1421
《学习时报》(2025年09月22日第01版)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新型政商关系,概括起来说就是‘亲’、‘清’两个字”,并对干部和民营企业家作出了要求,指出各级干部要深刻懂得用权为民、担责成事、廉洁立身的道理,自觉把担当和自律统一起来,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上亮明态度、付诸行动。民营企业家也要心地坦荡地同干部交往,不要利诱、围猎、腐蚀干部。这些重要论述从两个维度为新时代政商交往划定了界限、树立了标尺,对于净化政治生态、优化营商环境、引领社会风气具有基础性、战略性意义。
亲不逾矩,清不远疏。政商关系的内在逻辑,是“政”“商”两个主体在市场资源配置、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的联系互动。各级干部和民营企业家是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健康生态的关键要素,唯有同步发力,才能推动高质量发展。当前,各地政商关系整体持续好转,但实践中也面临着一些新矛盾、新问题。一方面,“亲而失守”仍存在,个别干部把企业当成“摇钱树”“取款机”,“不吃公款吃老板”,隐形变异搞官商勾结、权力寻租;个别民营企业家投其所好,不考虑如何“靠本事”赚钱,光琢磨怎么“搞关系”吃饭,走歪门邪道搞“围猎”。另一方面,“清而不为”时有发生,个别干部对企业家“敬而远之”,面对企业困难“绕道走”,为了“不出事”宁可“不干事”。这些都背离了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要求,与党的性质和宗旨格格不入。必须从干部和企业家两个维度,双管齐下、同向发力,推动“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政商关系化风成俗。
为官惟廉,从政惟勤。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对干部来说,必须自觉把担当和自律统一起来,既要“干事”,更要“干净”。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干部与企业家“亲”“清”,绝不是不能同企业家“交朋友”,而是要明确哪些事应当做、哪些事不能做,坦荡真诚接触交往,心底无私帮扶支持。关键要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在沟通联系上有温度,在破解难题上强担当,在高效服务上善作为,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真心实意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干成事是本事,不出事是底线。有的干部之所以在政商关系中越位、错位,很重要的原因是私心作祟、任性滥权。必须始终牢记,权力姓“公”不姓“私”,权力行使有边界。任何时候都要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严格按法定权限、法定职责、法定程序办事,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对民营企业家来说,必须以“君子之交淡如水”为良训,在政商交往中,不抱围猎之心、不走行贿之路,洁身自好走正道,光明正大搞经营。从近年查处的一些腐败案件看,有的企业依靠畸形政商关系,纵然一时获利颇丰,但水落石出后,往往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教训十分惨痛。坚持把政商交往纳入法治轨道,树牢法治观念,强化市场思维,把企业发展重心聚焦到提升核心竞争力上,通过诚信守法经营、公平市场竞争做大做强。企业营销无国界,企业家有祖国。民营企业家要勇担社会责任,积极建言献策,在危难关头挺膺担当,践行好“胸怀报国志、一心谋发展、守法善经营、先富促共富”的时代要求。
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无论是从“政”的角度看,还是从“商”的角度讲,都要注重立规明矩。加快建立完善政商交往的正面清单、负面清单和倡导清单,划定红线、明晰边界,消除模糊地带。探索完善政商交往容错纠错机制,推动“三个区分开来”具体化、规范化,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撑腰、为实干者护航,让干部更“敢为”、企业更“敢干”,推动“亲”“清”政商关系蔚然成风。
2025-09-22 17:39:16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