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乡村人才振兴“四张牌”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打好乡村人才振兴“四张牌”
发布时间:2025-11-07 作者:李晓林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唯有把“人”这一核心要素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才能让乡村振兴从“资源驱动”迈向“智力驱动”。去年以来,山东省商河县紧扣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精准打好“引才聚智、育才强基、用才兴业、留才固本”四张关键牌,着力构建多层次、全链条、可持续的人才振兴生态体系,为乡村发展注入源头活水、汇聚强劲动能。
精准引才聚智,构建乡村人才“强磁场”。破解乡村人才短缺瓶颈,关键在于精准对接需求、畅通汇聚渠道。瞄准发展所需、靶向发力,多措并举打造乡村人才集聚高地。绘制需求“导航图”,按需定制引才。立足县域资源禀赋、产业布局和发展阶段,开展人才需求大调研,精心绘制覆盖农业、工业、文旅、电商、基层治理等多领域的“人才需求图谱”,明确重点引进方向、专业层次和数量目标,确保引才工作有的放矢、精准高效。创新模式“组合拳”,拓展引才路径。构建“政策牵引+专项突破+乡情感召”三位一体引才模式。出台商河县“人才集聚27条”,制定“领军人才筑峰”“青年人才支撑”等九大计划,强化创新创业激励保障;实施产业领军人才攻坚行动,聚焦“卡脖子”技术难题,发布科技攻关课题,靶向引进产业急需紧缺人才;完善在外人才信息库,通过常态化联络,精准推送家乡发展机遇和创新创业“政策包”,年均吸引200余名在外优秀人才“归巢”创业就业。搭建产才“融合桥”,链接外智外力。聚焦农业、文旅等特色产业,组织“农业科技合作对接会”“鲜食甘薯产业沙龙”等专业化产才交流活动30余场次,签订科技成果转化协议18个,引入农业技术顾问、产业顾问等行业专家22人,推动前沿科技与产业实践深度融合。
深耕育才强基,锻造乡村发展“新动能”。本土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基石。着眼长远,着力构建赋能成长、实践淬炼的培育体系,激活本土人才“一池春水”。打造培训“主阵地”,提升人才综合素养。高标准成立济南乡村振兴人才学院,创新构建“线上广覆盖+线下强实操”“理论打基础+田间练真功”立体化培训体系。自去年10月成立以来,已举办乡村运营管理实践等专题培训4期,覆盖学员250余人次。培育产业“领头雁”,点燃电商兴农热潮。紧抓数字经济机遇,大力实施“电商村长”培育行动,成功培育懂技术、善经营、能带富的“电商村长”40名,辐射带动电商人才培训超1万人次,助力500余名学员创业就业,推动农产品电商、乡村旅游电商蓬勃兴起。下沉科技“及时雨”,强化一线服务支撑。组建521人的乡村振兴顾问团队,深入田间地头、生产一线,开展新技术推广、病虫害防治等培训指导超1万人次,显著提升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和效益。深化协同“创新链”,推动产才互促共赢。强化“校地企”合作,积极对接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通过共建平台、联合攻关、技术合作等形式,吸引10余位教授、20余名研究生入驻“科技小院”,以“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的“三零”服务模式,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创新留才机制,构筑人才发展“优生态”。引得来、育得好,更要留得住、用得好。着力营造近悦远来的留才生态,让人才扎根乡村、安心发展。健全保障“服务网”,解除人才后顾之忧。构建全方位留才保障体系,加强人才驿站、青年之家等平台建设,解决人才落户、住房、就医、就学等“关键小事”百余件,提升人才归属感。搭建展示“大舞台”,激发人才干事活力。探索实践“以赛代评、以赛促学”机制,举办职业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8场,吸引2200余人参与,171人晋升高技能人才,激励广大人才投身乡村振兴。畅通晋升“阳光道”,破除职业发展瓶颈。推行基层专业技术人才职称“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制度,67名长期扎根基层、业绩突出的专业技术人员通过“直评”方式获得中高级职称,有效激发人才扎根奉献热情。
(作者系山东省商河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2025-11-07 16:40:54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