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接着看

发展的痛点就是治理的突破点

作者:admin|分类:未分类|标签:领导讲话稿 讲话稿范文 申论范文 淘8090 遴选范文 tao8090.com 淘8090网

发展的痛点就是治理的突破点

张慧君 字数: 1448

学习时报 》( 20250811日 第 01 版 )

 

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阶段性演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充满了机遇与挑战。从经济转型到社会治理,从科技创新到民生保障,每一领域出现的痛点,往往暴露的是治理体系的短板和不足。这些痛点,既是制约发展的瓶颈,更是治理创新的切入点和突破点。只有精准识别、有效破解发展的痛点,让治理跟上新业态的创新速度,才能最大程度释放出发展新动能。

当前,我国发展正处于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发展中的痛点呈现许多新的特征。有效需求不足,特别是消费不振,导致一些行业陷入内卷式竞争;产业体系大而不强、全而不精,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状况仍然突出;地方保护、市场分割时有发生,影响资源要素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加速迭代,而监管滞后难以适配业态创新;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民生保障和生态保护存在短板。这些痛点既是发展受阻的信号源,也是治理创新的准坐标,凸显出治理体系在制度构建、资源配置、能力提升上的弱项,指明了治理改革的重点和优先序,有助于集中力量锚定关键领域攻坚克难,提高治理体系与发展需求的适配度。抓住发展痛点,就是抓住治理突破的牛鼻子。面对错综复杂的挑战,只有精准把握发展的关键痛点,才能有的放矢制定实施富有实效的治理策略,形成治理效能提升与发展质量提高的良性互动。

面对这些痛点,我们不能回避,应以更大的勇气和力度推进全方位深层次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解决痛点的关键钥匙。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善于用改革的方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形成既放得活管得住的良好经济秩序,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围绕供需结构错配问题,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同时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好格局。针对市场分割、要素流动不畅问题,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统一市场基础制度、统一市场基础设施、统一政府行为尺度、统一市场监管执法、统一要素资源市场,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问题,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围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构建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推动民生建设更加公平、均衡、普惠、可及。

将发展的痛点转化为治理的突破点,需要有效协调政府、市场和社会关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协同治理体系,形成制度创新动力、协同治理合力。政府要当好规则制定者与市场秩序维护者,在放管服中释放治理效能;市场应激活资源配置与创新实践动能,以效率优势破解发展难题;社会要成为诉求传递者与治理参与者,以多元共治填补治理缝隙。促进平台经济等新业态健康发展,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平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推动科技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又要发挥好政府在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保障数据和信息安全、维护新业态劳动者权益等方面作用,推动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形成政府、市场、社会既各司其职又相互融合的多元协同治理格局。

发展的痛点看似是前行路上的梗阻,实则孕育着治理创新的新芽。只有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相统一,在破解痛点中优化制度、创新机制,才能在解决矛盾中推动社会进步,在提升治理效能中促进高质量发展。


11 08月

2025-08-11 11:40:16

浏览18 评论0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充分发挥信访工作反映社情民意“晴雨表”作用 以系统思维重构乡村人才振兴体系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