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系统思维重构乡村人才振兴体系
以系统思维重构乡村人才振兴体系
王少峰 字数: 2520(作者系北京市丰台区委书记)
《 学习时报 》( 2025年08月11日 第 04 版 )
如何破解人才瓶颈、释放人才活力、激发人才潜能,重构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是当前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必须作答、必须答好的时代命题。丰台区作为首都中心城区,也是首都最大的城乡接合部地区,一直以来都是北京市乡村振兴的重要阵地。近年来,丰台区坚持将乡村人才振兴作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突破口,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创新赋能、多维引育”的人才振兴路径。
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党管人才制度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必须坚持党管人才”。人才振兴工作要始终将党的领导贯穿人才振兴全过程,构建“区委统筹、部门协同、村镇落实”的工作体系,为乡村人才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强化人才振兴顶层设计。对标对表中央、市委工作要求,结合区域功能定位和产业优势,由区委牵头制定全区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保障行动计划,同步配套制定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制度、新质产业人才发展白皮书等制度文件,构建“1+N”政策矩阵,对全区人才引进培育工作进行整体谋划、系统部署。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结合换届选举工作,多方面选拔储备干部,持续优化村“两委”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办好区级“村书记论坛”,发挥村书记“领头雁”作用,增强村书记推进乡村振兴本领。推进“三级党校”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干部培训,提升乡村干部“三农”政策水平和工作本领,着力打造一支有思想、懂振兴、爱农村、精业务的村干部队伍。树立人才向农村一线流动的导向。牢固树立干部在一线练、从一线选、到一线用的鲜明导向,把到农村一线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积极从乡镇年轻干部、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到村任职过的选调生、第一书记等乡村治理人才中选拔、晋升干部,激发干部在基层一线的干事激情,打通干部敢闯敢干、有为有位的成长“快车道”。
创新体制机制,激发人才振兴内生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要靠人才、靠资源。如果乡村人才、土地、资金等要素一直单向流向城市,长期处于‘失血’、‘贫血’状态,振兴就是一句空话。要着力抓好招才引智,促进各路人才‘上山下乡’投身乡村振兴。”通过改革创新,探索“金融副村长”“科技副村长”“法治副村长”等机制做法,打通城市人才、资源等下乡通道,以城市“输血”修复农村“造血”功能,持续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聚焦解决“钱”的问题,按照“一村一行”原则,从金融机构选派骨干力量到全区行政村和已撤村集体经济组织任职,“一对一”开展金融服务。举办涉农金融产品推介会,以金融机构牵线社会资源,推介农村产业培育、招商引资及风险防控等方面金融产品,引导村集体用足用好惠农金融政策;指导村集体企业制定融资方案,实施差异化“整村授信”,有效缓解农村产业融资难题;设立“浓情驿站”示范点,通过行长们在田间地头宣讲,引导村民掌握基础金融知识,防范金融风险,预防非法集资,切实守护好群众“钱袋子”安全。聚焦解决“能”的问题,瞄准智慧农业、医药健康、低空技术等新领域、新赛道,强化与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的合作,在村试点聘任专家教授兼任“科技副村长”,推动技术进村、人才下沉,将创新创造血液输送至农村基层、农业一线。通过“科技主体+试点村”结对共建模式,探索乡村产业转型新路径,充分展现了科技人才赋能传统产业的创新实践。聚焦解决“治”的问题,从市区各政法单位、高校、律所选聘优秀法律人才,按照“一村一人”的原则,为全区行政村配备了法治副村长。一对一、点对点精准对接乡村企业和农户法律服务需求,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接待涉农法律咨询,提供专业法律意见,化解农村矛盾纠纷,“村看村、户看户、遇到法律问题找‘法副’”的生动局面正在加速形成。
实施多维引育,构筑人才发展良好生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聚焦农村地区最为缺乏的经营人才、管理人才和公益人才,因地制宜构建“外引内育+精准滴灌”人才引育体系,持续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全面提升农村人才素质,完善人才公共服务保障,促使更多优秀人才愿意来到乡村、留在乡村、建设乡村。广聚英才,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实施“丰泽计划”高层次人才集聚工程,创新设立乡村振兴“领头雁”专项赛道,加强资金支持、项目资助、交流合作等方面服务;针对乡村振兴实践岗位、农村集体经济人才需求,定向发布“人才机会清单”,搭建人才引进储备平台,引导优秀在外人才回乡创新创业;大力支持村集体自筹自建产业项目——天坛智能医工产业园,做到以产引才、以才促产,推动产业与人才双向互动;加强与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战略合作,在智慧农业、农林保护等特色领域共建人才培养项目,共促产教融合,共推农业提质。精准培育,蓄足后备人才“源头活水”。实施“青苗培优”计划,探索建立村级“管培生”人才培养模式,面向本科及以上高校毕业生、优秀青年等群体,通过定向培训、导师带教等方式,打通第一年轮岗、第二年定岗、第三年选拔使用“三年培优路径”,并实行“一人一档”跟踪管理,择优推荐担任村“两委”干部、村集体企业领导干部,全面激发青年人才干事创业活力。贴心服务,优化乡村人才发展生态。建立“人才服务专员”工作机制,整合全区部门组建人才管家服务团队,为人才落地和发展提供政策支持、技能提升、政务服务、文化休闲等5类50项“一站式”服务事项,通过“一对一”管家式服务,以需求为导向,为人才及家属提供“不设限”的生活服务全方位保障;着力打造北京10号线“青创村”、京津冀青创营、新发地乡创会客厅等一批人才集聚平台,为各类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全链条服务支撑;着重加大对“三农”人才乡村创业的资金支持力度,优先解决“三农”人才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问题,不断提升人才的获得感、归属感。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关键在人才,发展靠人才,未来由人才书写。我们要以系统思维重构乡村人才振兴体系,以政治引领把准方向,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人才发展效能;以制度创新破解难题,构建具有区域特点的城乡人才流动机制;以生态优化厚植沃土,为人才扎根成长提供坚强保障。唯有如此,才能让人才活水源源不断地润泽乡村沃野,加速绽放乡村全面振兴之花。
(作者系北京市丰台区委书记)
2025-08-11 11:43:38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