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公务员代表交流发言材料摘登
来 源:『西山先锋』微信公众号
年轻公务员代表交流发言材料摘登
选调生代表发言
——团结街道 杨皓淞
一、感恩组织厚植沃土,涵养源头活水
回望来时路,我们的点滴成长离不开组织的坚实托举。忘不了,驻村首日组织部领导与街道领导亲自护送我到东川,关切的目光为我注入扎根基层的初始动力;忘不了,驻村期间组织部与街道给予的充分信任与充足物资保障,让我彻底消解后顾之忧,心无旁骛投身一线;更忘不了,组织部分管领导百忙中深入达朵村问需解难,街道党工委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每半年赴东川一线给我鼓劲撑腰,这份沉甸甸的关怀,是激励我扎根基层、奋勇前行的不竭动力。在此,谨向各位领导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二、承诺“三个请放心”,淬炼忠诚本色
我们许下清澈誓言,确保源头之水奔涌不息。一是请组织放心,我们信念坚定,绝对忠诚。领导干部所有能力中,政治能力居首,习近平总书记六次为中青班亲授“开学第一课”,开篇必讲理想信念。三年间,我多次参加单位组织的红色教育培训,在嘉兴南湖追根溯源,于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汲取力量,到红旗渠沉浸洗礼,让我深扎信仰之根,立下“信一辈子、守一辈子”的誓言,永葆“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政治本色,确保人生航向永不偏航。二是请组织放心,我们本领过硬,担当有为。我深知政治引领需实干托底,达朵村光秃秃的山和热乎乎的风,497户1597位乡亲的期盼还历历在目,用选调生服务经费修过的田间沟渠清水汩汩;在街道,我既精耕党政办事务,又扛实武装工作责任,力求每项工作成精品、每项任务闭环落地,以实实在在的业绩回应组织信任。三是请组织放心,我们作风扎实,底色清亮。自入职我便将“严细实”烙入血脉,自觉抵制“佛系”“躺平”,以优良作风擦亮青春名片。在去年全市选调生培训中,《组织人事报》刊发文章记载了我作为全市选调生代表的发言,我在达朵村协助“治水”实践入选《昆明党建》选调生专栏典型案例,这份激励鞭策我不断前行。
三、践行“三个会做到”,奔涌奋进动能
我们誓以奋斗激扬青春,不负源头活水的时代使命。一是会做到拒绝“差不多”,追求“零差错”。 凡事最怕“认真”,在区委办、区委组织部学习期间,我深感认真和细节的重要性,今后将更牢固树立精品意识、细节意识,把“严细实”熔铸于办文办会办事全流程, 让“文经我手必出色、事交我办必圆满”成为最鲜明标签。二是会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我深知学习力是核心竞争力,坚持在学中干、干中学,让理论与实践同频共振。为补齐短板,我正攻读云南大学在职研究生,未来将持续向书本求知、向实践取经,不断刷新知识储备,练就能担重任的“宽肩膀”和“真本领”。三是会做到永怀公仆心,尊重每一位群众。基层公务员的金标准是人民满意,无论面对谁,我将始终心怀敬畏、平等相待、真诚服务,把尊重融入每一次沟通、每一项决策,真正做一名让人民信赖、让组织放心的公务员。
习近平总书记曾赞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作为奔涌的“源头”活水,我们生逢其时,重任在肩,让我们以此次推进会为新的起点,时刻践行“三个请放心、三个会做到”,在基层的火热熔炉中淬炼成钢,努力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组织的如山厚望!
年轻公务员代表发言
——区委办公室 李昕灿
一、越是扎根,越感到肩上的责任沉甸甸
组织的培养信任是最大的鞭策,但这份信任需要用“实绩”来回应。如何回应?首要在于彻底“归零”,沉下心来“深扎”西山的土壤,多学多干。刚来时,面对厚厚的规划文件、现代化的产业布局、多元的社情民意,感觉头脑像张密密麻麻的网。怎么办?只有沉下去学、走进去看。我尝试去理解西山作为省会城市核心区的特殊使命,去感受各个街道社区的独特肌理,去体察不同群体的所需所盼。了解的越多,那份“把工作干好”的朴素愿望,就越发清晰地成为肩上的重任,它不再是抽象的责任,而是具体到每一个服务窗口的效率提升,每一条街道小巷的整治成效,每一次招商洽谈的成功落地。
二、越往实处干,越感到本领恐慌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此句真谛,在西山的实践中体会尤为深刻。就我所从事的综合文秘工作来说,从完成领导交办、批示流转等常态沟通的事务工作,到全会系列材料、调研报告、向上汇报等综合材料的打磨,每一项工作锻炼,都是我获得经验、生长本领的宝贵经历。党委材料的起草让我深悟,“讲政治”是贯穿于字里行间的具体要求;参与开展“千名干部助企入链”、“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七个一行动”等相关工作,我体会到“提高站位必须具备‘跳出区域’的自觉与‘立足都市’的视野”;通过策划外出招商引资、政企恳谈会等互动性强的活动,我体会到,语言必须表达精准精确,才能打动人心、引起共鸣。这些实实在在的锻炼,让我深刻明白:过往的工作经验需要不断“清零”,新岗位工作要学好规矩、提升素质、从头干起,“本领恐慌”是驱动我们不断钻研、加速成长的内生动力。
三、越融入,越感到干事创业信心更足
扎根是为了尽责,实干是为了提升,而融入西山大家庭,更让我感受到充足的信心。无论是日常工作中领导手把手的指导点拨、同事之间毫无保留的经验分享,还是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大家并肩作战的身影,点点滴滴都让我深受触动。我看到了身边同事们对工作的那份敬业与担当,看到了大家为了西山发展默默付出的那份韧劲和坚持。这种浓厚的干事氛围、团结协作的精神,让我深受感染,让我更有动力去学习、去适应、去提升自己,能和这样一群踏实肯干、目标坚定的同事们一起奋斗,我深感踏实,也更对未来充满信心。
从心态“归零”到脚踏实地,从本领“恐慌”到努力追赶,再到坚定前进步伐,这不仅是我的工作感受,更是西山这片热土给予我的宝贵财富。我将始终抱着谦虚谨慎的态度,继续在“归零”中学习适应,在担当中磨炼本领,倍加珍惜组织培养,为西山的未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新录用公务员代表
——区纪委监委 段李烨峰
一、工作要有战斗感和节奏感
进入第七纪检监察室,我深刻感受到纪检监察工作政治性、政策性、专业性极强,要求我们既要有冲锋在前的“战斗感”,也要有章法清晰的“节奏感”。不同于之前实习的综合事务或文案策划,审查调查工作环环相扣、严谨细致,容不得半点马虎和拖延。入职伊始,面对线索研判、证据收集、谈话突破等专业要求高、时效性强的任务,我确实感到了本领恐慌和压力。
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指导下,我努力在实践中寻找工作的“节奏感”:
首先,精准记录是战斗力的基础。“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这里尤为重要。领导交办的任务、复杂的案情细节、关键的时限要求,我都一丝不苟地记录在案,确保信息完整准确,指令落实到位。其次,细致扎实是战斗力的核心。“慢工才能出细活”在审查调查中有着更深的含义。追求效率绝不能以牺牲质量为代价。无论是调取一份书证、核对一个细节,还是撰写一份报告,都必须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导致工作反复甚至方向性错误。最后,今日事今日毕是战斗力的保障。“今天再晚也是早”在纪检监察室体现得尤为突出。线索处置有期限,案件查办有进度,拖延就意味着被动。我深知,必须保持“事不过夜”的紧迫感,及时完成手头工作,避免积压,才能为应对突发紧急任务或案件的关键突破腾出时间和精力。
二、要有持续学习、加速转型的紧迫感
“源头培养”寄托了组织对我们的殷切期望。从法学专业学生到纪检监察新兵,从团支书、辅导员助理到审查调查一线人员,角色转变巨大,知识结构亟待更新。我时刻提醒自己不能满足于适应,更要追求精通。
在实战中学本领。即使是协助前辈整理材料、分析线索、熟悉流程,我都视作宝贵的学习机会。纪检监察室的每一项工作都直接关联党纪国法,是对我四年法学专业知识(宪法、刑法、刑诉法、行政法等)最直接的检验和深化。我积极向经验丰富的领导和同事请教,学习他们分析问题的思路、突破案件的策略、把握政策的尺度。在反思中学作风。纪检监察工作责任重大,作风必须过硬。我努力学习身边榜样忠诚坚定、担当尽责、清正廉洁的政治品格,学习他们严谨细致、求真务实、敢于斗争的工作作风。在书本中学理论。“书到用时方恨少”。工作之余,我更加系统深入地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核心法规,关注最新司法解释和典型案例,努力提升专业素养和履职能力,力求将法学理论功底转化为纪检监察实战能力。
三、要有身为纪检监察战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这份责任感,源于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对党纪国法的敬畏。入职后接受的深刻党纪教育,以及纪检监察室工作的特殊性,让我对“执纪者必先守纪,律人者必先律己”有了切肤之感。在组织“三下乡”社会实践时对基层的观察,都让我深刻理解维护公平正义、守护群众利益的极端重要性。
牢记职责使命。身处反腐败斗争一线,我深感责任如山。必须时刻牢记纪检监察机关是政治机关的定位,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严守纪律规矩。“一念之差,一墙之隔”绝非虚言。作为年轻干部,更要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不被滥用。勇于担当作为。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积极投身正风肃纪反腐的伟大事业。在纪检监察室这个战斗集体中,我将全力以赴,尽快成长为一名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纪检监察尖兵。
展望未来,我将倍加珍惜组织的培养,积极接受“源头培养”,虚心求教,刻苦钻研。在第七纪检监察室的岗位上,脚踏实地,勤勉履职,持续学习党纪国法和业务技能,不断提升政治能力和专业水平,努力做到“把工作交给自己,把自己交给组织”,为西山区的风清气正和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2025-08-15 08:03:54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