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要避免陷入“割韭菜”的循环
作风建设要避免陷入“割韭菜”的循环
贺海峰 字数:1493
《学习时报》(2025年08月15日第04版)
2014年10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指出:“作风建设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这么多年,作风问题我们一直在抓,但很多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愈演愈烈,一些不良作风像割韭菜一样,割了一茬长一茬。症结就在于对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估计不足,缺乏常抓的韧劲、严抓的耐心,缺乏管长远、固根本的制度。反‘四风’的实践说明,抓和不抓大不一样,真抓和假抓大不一样,严抓和松抓也大不一样。”
韭菜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当叶片被割掉一茬后,很快又能生长到原来的高度,正所谓“割了一茬长一茬”。习近平总书记用“割韭菜”比喻纠治不良作风,生动形象地指明“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稍有松懈便会反弹回潮、故态复发。
党的作风关系人心向背,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破题,小切口撬动大变局,解决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顽瘴痼疾,推动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带动社风民风持续向好。但要清醒看到,“割了一茬长一茬”,是作风建设的一大难点。当前作风建设仍有盲区死角,如“小事小节论”“影响发展论”“行业特殊论”等错误思想仍有市场,少数党员干部违规吃喝等“四风”问题不时抬头,有的甚至“编谎话”“捂盖子”,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疏离了党群、干群关系。我们必须高度警惕,靶向发力、系统施治。
韭菜进入生长旺盛期后,再生能力会显著增强。不良作风更是如此,“给点阳光就灿烂”,顽固性、变异性和传染性极强。一遇上适宜的条件,就会穿上“隐身衣”,交叉感染、反复发作。现实中,少数党员干部特权思想严重,不知敬畏、心存侥幸,企图钻空子、打擦边球,在“变相吃喝”“快递收礼”等新花样中乐此不疲、带偏队伍;有的揣着明白装糊涂,在抓落实中搞层层加码、移花接木、责任甩锅等,污染一方政治生态,贻误发展良机。同时,由风及腐、风腐一体、风腐交织现象仍较突出,在不同地区、层级和领域都有显现。必须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对“四风”问题露头就打、严查快办、反复敲打,坚决刹住贪风腐气、官风傲气、惰风暮气,有力遏制不良作风滋生蔓延。
“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对于不良作风,必须常态化全方位开展“政治体检”,让根源性问题浮出水面。一是抓住思想这个“总开关”。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站稳群众立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明红线、守底线、筑防线,不断打扫思想灰尘,纠正行为偏差,养成高度自觉。二是用好监督问责这个利器。紧盯“关键少数”、管住绝大多数,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紧盯“四风”新动向,深化风腐同查同治,深挖背后搞“小圈子”、以权谋私、利益输送等问题,铲除风腐共性根源。三是抓住制度建设这个根本。把握地区性、行业性、阶段性特点,针对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问题,持续完善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进一步织密扎紧制度的笼子。聚焦制度是否真落地、问题是否真解决、群众是否真满意,坚决防止执行中的“破窗效应”,为正作风、治歪风、树新风筑牢坚强堤坝。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只有敢于单刀直入、动真碰硬,慎终如始、一严到底,才能管出习惯、抓出成效、化风成俗。各级党委(党组)要把作风建设当作分内之事、应尽之责,敢于直面矛盾、主动担当作为,进一步健全制度、细化责任、以上率下,层层传导压力,级级落实责任。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统筹协助、监督两个职责,以铁的纪律、“常”的韧劲、“长”的恒心,切实防止旧弊未除、新弊又生。广大党员干部要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时时、处处、事事保持清醒头脑,自觉接受党内监督、群众监督,以过硬作风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2025-08-15 17:49:06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