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接着看

茶藏古今道通天下 ——在2025年第五届景迈山论坛上的主旨演讲

作者:admin|分类:未分类|标签:领导讲话稿 讲话稿范文 申论范文 淘8090 淘8090网 tao8090.com 遴选范文

来源:普洱发布

茶藏古今道通天下

——2025年第五届景迈山论坛上的主旨演讲

(云南普洱市委书记李庆元,2025927日)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同志们:

大家好!

在这金秋时节,很高兴与大家相聚在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景迈山,共同开启2025年第五届景迈山论坛的序幕。在此,我代表中共普洱市委、普洱市人民政府,向远道而来出席论坛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普洱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本届论坛在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回信一周年、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两周年、学术界首次命名茶马古道三十五周年之际举办,以茶藏古今·道通天下为主题,有着特殊的意义。今天,我以茶藏古今·道通天下为题,同大家一起共同探寻民族和睦的真谛、领悟生态和谐的智慧、展望世界和平的美好。

一、普洱是世界茶源,普洱茶的历史演进与中国历史、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紧密相连,映照着历史兴替、中外之交和古今之变,推动茶文化成为中国历史的伟大篇章、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瑰宝,成为中华文化的内在精华

从历史深处走来,普洱茶见证了我国各族人民的交往交流交融、茶马古道的繁荣兴盛、边疆大地的沧桑变化;向未来美好奔去,普洱将更好续写誓词碑故事,重现茶马古道辉煌,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壮丽普洱篇章。

茶藏古今,因为普洱茶既蕴藏着普洱各族人民相互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更蕴藏着边疆各族人民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历史进程。普洱是民族文化的大观园,是云南民族多样性的缩影,是中国多元一体民族关系的典型。普洱14个世居民族迁徙进入普洱时间先后不一,其中佤族、布朗族是普洱境内最古老的世居民族。各民族因茶而来、因茶而居、因茶而融,民族间相互通婚、相互协作、相互成就,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互嵌式民族空间结构。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普洱景迈山,有5片规模宏大且保存完好的古茶林、3片防护隔离林、9个传统古村落,由布朗族、傣族、哈尼族、佤族和汉族5个民族共同创造、共同守护、共同发展而成,它既是中国农耕文化、生态文化、民族文化的智慧结晶,更推动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铸就,映照着中华文化的有机演进。各民族虽然语言不同、服饰不同、习俗不同,通过共尊一茶山、共奉一茶祖、共过一节庆,强化了爱茶、敬茶、护茶的集体认同,形成了以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联系。而随着茶马古道的兴起,普洱茶便成为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桥梁纽带。在茶马互市上,商人们不仅交易着茶叶、食盐、马匹、药材等有形物资,更在无形中传递着各地的民风民俗以及精湛技艺。中原地区的儒家思想、书法绘画等艺术瑰宝,通过茶马古道得以在边疆地区生根发芽,深刻影响着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同时,边疆地区的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也借助茶马古道传入中原内地,为中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这种双向互动的文化交流,全面加速了边疆各族人民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历史进程。今天的普洱,正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重要回信精神,生动诠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时代伟力、思想伟力、实践伟力,深入推进市场、主体、产业、平台、民族五个融合,持续深化一个跨越”“三个定位”“开创发展新局面的普洱实践。

茶藏古今,因为普洱茶蕴藏着茶马古道推动普洱从民以食为天的小农经济、农耕文明迈向茶叶贸易、商业文明的历史进程。普洱茶因普洱山而得名,普洱府因普洱茶而设立,普洱因茶马古道而走向世界。自秦汉以来,普洱与内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交流联系日趋密切。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的茶马古道从古普洱府起源,对内对外拓展成五条茶马古道,推动普洱茶进入欧洲大陆,成为中华文明的传播使者;进入高原大漠,成为游牧民族的生命之饮;进入宫廷皇室,成为品饮时尚的金枝玉叶。茶马古道是一条探险远征之道、商贸交流之道、民族融合之道、国家认同之道、精神超越之道,既深刻改变了普洱的社会结构、社会形态和社会风尚,也塑造了普洱各族人民的商业基因、开放气质和团结精神,推动普洱从小农经济、农耕文明时代迈入茶叶贸易、商业文明时代。出生在茶马古道重镇磨黑的艺术家杨丽坤,出演《阿诗玛》和《五朵金花》两部电影,以细腻传神的艺术表达、经典传世的银幕形象,揭示了普洱各族人民对美好爱情、幸福生活的向往。今天,古普洱府已不复存在,但普洱仍保存着完整的茶马古道177公里、遗址140多段、风雨桥20多座、沿道传统村落30余个。你可以重走茶马古道,寻觅古道马帮足迹,倾听千年历史回响,感受沧海桑田变幻;你可以登临普洱山,深刻感悟普洱山铸就的商业传奇,恰如普洱山升腾翻滚、奔涌向前的云海,气势磅礴、气度恢宏、气象高昂,象征着一代传奇永不落幕、永续不倒;你可以漫步景迈山,感悟景迈山造就的一个时代的农耕文明,正如景迈山自然开阔、庄严大气、沉静厚重的云海,让人顿生寂静空灵、顿感永恒力量。今天的普洱,正牢牢把握中老铁路开通运营机遇,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RCEP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对接联通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圈、粤港澳大湾区,普洱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更加彰显。今年上半年,全市GDP达到564.26亿元,增长5.6%,排名全省第二。实践证明,只有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对接全国统一大市场,才能掌握发展主动、赢得发展机遇、拓展发展空间,把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在新征程上开创普洱发展新局面。

茶藏古今,因为普洱茶蕴藏着普洱各族人民从原始朴素的自然崇拜、生存智慧、农耕思维到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创新实践、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进程。在普洱,哀牢山、无量山、怒山三大山脉巍然屹立,澜沧江、红河、怒江三大水系泽被苍生,有着从317米至3370米的海拔,分布着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温带5个气候带类型,地形多样性、气候多样性造就了普洱的生物多样性、民族多样性、文化多样性,能够承载不同的物种、滋养不同的民族、催生不同的文化,使普洱成为了全球北回归线上最大的生态绿洲,尤其是北回归线穿境而过的墨江双胞”“双生和紫色植物现象令人称赞叫绝。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和气候条件,也孕育了茶树这一物种。在普洱,有着距今3540万年的宽叶木兰化石、2500万年的中华木兰化石、2700多年的镇沅千家寨野生古茶树王、1700多年的澜沧邦崴过渡型古茶树和26座古茶山古茶林,普洱也被国际茶叶委员会授予世界茶源。布朗族茶祖帕岩冷临终遗训我要给你们留下牛马,怕遭自然灾害而死光;要给你们留下金银财宝,也会吃完用完;就给你们留下这块茶园和这些茶树吧,让子孙后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被景迈山各族群众奉为生存法则,不仅指引了布朗族先民的生产生活,更成为景迈山茶文化的精神内核。被誉为云南无性系茶树良种之父的普洱茶研究员肖时英和提出普洱茶五世同堂的茶文化专家黄桂枢分别于2022年、2025年去世,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沉痛哀思。走进今天普洱的各个有机茶园,你会看到茶树与香樟间隔种植构建生态,昆虫诱捕器代替农药防治虫害,茶渣堆肥代替化肥滋养土地。2025年,全市有机茶园面积67.2万亩、有机认证企业302家、有机认证产品826个,绿色健康”“生态有机成为普洱茶的代名词。2023年,普洱景迈山获批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今年,西盟佤族自治县、景东彝族自治县和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分别入选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省级优先推荐名单,普洱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生态治理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实践启示我们,我们要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等创新理念,倡导取之有度、用之有节”“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等生态伦理,构建山有多高、水有多深、林有多绿、地有多净、茶有多香的茶园生态系统,让普洱茶园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典范,全面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

二、茶马古道是中国西部国际贸易古道,开辟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渠道,增进了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情感认同,推动了中央政府对边疆民族地区治理不断深入的历史演进,见证了中华文明向世界广泛传播、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伟大历程

问茶楼下聆大道,茶马古道谱新篇。20081118日,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到普洱考察,在问茶楼下、茶马古道旁,嘱托我们做好茶马古道这篇大文章,发展旅游业,增加群众收入。我们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思想大道,迈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走好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间大道。

道通天下,因为它彰显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之道。秦修五尺道并引入郡县制后,普洱少数民族先民受到汉族怀柔德化文化的感召,产生了对汉族文化的向往,加强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明清时期,中央政府通过官方茶马贸易、驿道修建、军屯设置等制度,推动茶马古道持续兴盛、边疆治理不断深入,促进各民族交流日益频繁、融合深度发展,形成了对统一多民族王朝国家和早期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当时的马帮带着茶、盐等货物,以高度严密的组织形态,以敢为人先、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以各民族在艰苦卓绝中的互相鼓励、彼此支持和通力协作,战胜了地形险峻、气候恶劣、物资匮乏、疾病传播、野兽袭击、匪患横行等一切艰难险阻,走到西藏、走到中原、走到北京,走向世界各地。今天,这条穿梭千年的茶马古道,仍然作为普洱各民族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份珍贵历史文化遗产而熠熠生辉。在近代国家危机中,普洱各民族共同团结抗争,完成了从边地族群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身份觉醒与思想升华。

195010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国庆,中央决定选派各民族代表团进京观礼,当时来自全国41个民族的159名代表中,有53名来自云南,仅普洱专区就有35人。毛主席4次接见普洱专区代表,布朗族代表苏里亚献上了小雀嘴尖茶,傣族代表召存信献上了金伞,佤族代表拉勐献上了祖传梭镖,标志着普洱各族人民把一切都献给了党中央,从此同心同德永远跟党走。1951年元旦,赴京观礼的普洱26个民族代表,立下了新中国民族团结和民族工作第一碑的民族团结誓词碑,许下了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的铮铮誓言,普洱成为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等党的民族政策最早的实践地之一。20259月,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9位普洱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以为新中国民族团结进步作出重大贡献模范人物后人的身份进京观礼盛大阅兵,大家倍受鼓舞、倍增动力、倍图自强。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将始终牢记总书记重要嘱托,大力弘扬誓词碑光荣传统,从茶马古道的先人足迹和历史记忆中汲取精神滋养,加快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让民族团结的佳话代代相传,凝心聚力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普洱篇章。

道通天下,因为它彰显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之道。普洱因茶而生,因茶而兴。茶叶是祖祖辈辈留下的宝贵财富,是泽润苍生、造福百姓的大产业。茶马古道兴起后,普洱在茶马互市贸易过程中逐步发展成为滇川藏联结地带和中转站,成为各民族贸易的重要集镇,成为远近闻名的茶马市场。省内外汉族移民纷纷进入茶山,带来了茶叶大规模种植、经营和贸易。茶马古道把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联结在一起,各民族你来我往、互通有无、各取所需,商贾云集普洱,普洱的经济社会得到极大发展。今天,我们始终坚持三茶统筹,发展茶科技,探索标准化酵藏”“窖藏技术,在推动传统名优茶持续传承、迭代和创新的同时,用新理念、新技术发展工业茶,满足人们对新式茶饮的多元消费需求;做大茶产业,着力推进茶园有机化改造,用工业化集成做强精深加工,拓展茶消费新赛道,推动茶产业全链融合发展;弘扬茶文化,创新庄园经济、茶源寻根、茶俗体验、茶园康养等业态,走活茶文旅融合发展之路。目前,全市建成柏联、银生等30多个特色精品茶庄园,茶马古道、景迈山古茶林等54A级茶景区,火塘煮水、无界茶室等20多个城市茶空间,全市茶叶从业人员达120万人,茶叶产量达15.9万吨,茶产业综合产值达469.7亿元。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20218月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际,普洱市5000吨低氟普洱茶成功进藏,目前每年销往西藏、新疆、青海、甘肃等西北地区的普洱茶超过4万吨;普洱茶还乘着中老铁路、搭上中欧班列穿越亚欧大陆,仿佛千年驼铃的时代回响。在普洱,茶在家里、在城里、在漫山遍野里;茶在手里、在心里、在满眼的光里,让全国人民喝上普洱茶的美好愿景正在变成幸福实景,千年茶韵·一城咖香的城市名片和绝版普洱·香遇世界的城市品牌更加响亮。

道通天下,因为它彰显了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之道。茶马古道与古代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万里茶道等,共同构成了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之道,推动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睦邻友邦等中华文化理念传播全球,成为推动世界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去年,普洱市与南平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与武夷山市缔结友好城市,双方共同举办景迈山·武夷山茶与茶的对话活动,以普洱为起点的茶马古道和以福建为起点的万里茶道珠联璧合,再次诠释了道道相通的深刻内涵。今天,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中国传统制茶技艺与法国葡萄酒文化、意大利咖啡艺术比邻而居,就是文明因交流而多彩的有力印证。今年12月份,我们将联袂举办茶博会与咖博会,构建左手咖啡右手茶最美产业形态、消费场景、文化空间,也是用茶咖搭建东西方文化交流、对话、互鉴的平台。众所周知,茶既是一种药品、一种食品、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一种追求,成为人们传递情感,表达诚意,结成姻亲的一个信物礼品,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一张外交名片。2001年景迈古茶作为国礼赠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各国首脑,2008国茶普洱成为第29届奥运会唯一茶类礼品。因茶含有丰富的内涵物质,人们通过喝茶来滋养生命、疗愈创伤,除烦涤尘、清心明志,用流传千年的茶艺茶道给生活调剂美好,获得心灵上的轻松与宁静,茶成为喧嚣纷扰世界中人们的精神慰藉。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在2024422日世界地球日,纽约时代广场巨幕大屏打出普洱景迈山茶品牌黑蜂村以和为贵,以茶会友的巨幅标语,两位来自不同国家的战士,在战火纷飞背景下赴邀和平茶会共饮一杯茶的画面,引发世界共鸣。同样来自景迈山,申遗亲历者熊登奎老师创作的一组绝版木刻作品,她用花、石榴、和平鸽等图案和烹茶、品茗、弹琴的休闲人物形象,表达出一个古老静谧的茶林形态、一种和谐安宁的生活状态,给当今充满冲突、纷乱的世界予以和平和谐和睦的启示,触动人心、让人深思。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大力弘扬以和为贵”“茶和天下的茶文化精髓,秉承中华文明和平性,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处、相互成就,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各位嘉宾,朋友们!

茶藏古今·道通天下,是历史、是传统、是永恒的文化自信,是持久的精神力量,是我们处理国际关系、民族关系、社会关系、家庭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制胜法宝。人类的普洱茶,世界的景迈山,它连通过去、承接现在、昭示未来。让我们以茶为媒,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以茶行道,践行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普洱愿与大家一道,守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景迈山这个世界瑰宝,在茶藏古今中坚定文化自信,在道通天下中推动合作共赢,共同为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最后,预祝第五届景迈山论坛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嘉宾身体健康、幸福安康!

谢谢大家!(来源:普洱发布)


14 10月

2025-10-14 21:29:59

浏览15 评论0
返回
目录
返回
首页
感悟“只争朝夕、永不懈怠”的力量(金台潮声) 在沭阳县“橙宫园”开园仪式上的致辞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分享:

支付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