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吕梁市委:决胜“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 努力建设美丽幸福吕梁
来源:2025年第4期《前进》杂志
中共吕梁市委:决胜“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 努力建设美丽幸福吕梁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之年。过去五年,吕梁市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按照市第五次党代会安排,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聚焦转型发展、能源革命、生态建设、乡村振兴、民生改善、安全发展和党的建设,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大力弘扬吕梁精神,加快建设绿色发展、生态宜居、城乡靓丽、人文和美、富裕安康、气正风清的美丽幸福吕梁。
全力推进转型发展,构建多元支撑产业体系
转型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山西的重大使命,是吕梁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坚定扛牢使命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抓住打造一流创新生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和开发区改革发展三件大事,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奋力蹚出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新路。立足吕梁矿产资源、新型能源、特色农业、特色文旅、生态环境、算力基础、民间资本等方面比较优势,集中打造“985”重点产业链(即打造铝镁、特钢、装备制造、氢能、煤成气、碳基新材料、固废利用、白酒、医药9个工业经济重点产业链,打造生猪、肉牛、食用菌、小杂粮、马铃薯、红枣、核桃、沙棘8个特色农业重点产业链,打造数字经济、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文旅康养、吕梁山护工5个服务业重点产业链),吕梁产业结构正在从“一煤独大”向“多业支撑”转变,三次产业结构演进为4.2:58.2:37.6。白酒、铝镁等优势产业持续壮大,去年全市白酒产量达到30.8万千升,“杏花村汾酒”省级专业镇总营收占到全省省级专业镇总营收的29.5%,是全省规模最大的省级专业镇,杏花村酒博会升级为中国杏花村国际酒业博览会;铝材精深加工能力占全省近一半,白酒产业、铝工业对工业经济的支撑超过20%,税收贡献占比超过25%。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大数据企业数量达到210家,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71亿,在全省率先实现数据产品交易。全市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1.0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6.4%;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1538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2643.2亿元,跃居全省第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20年的187.26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332.24亿元,连续5年保持全省第二,税收总量全省第一。
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建设清洁低碳能源体系
吕梁是全国最大的优质主焦煤基地、焦化集中发展区。我们坚持以“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引领,出台《吕梁市能源革命行动方案》,持续深化能源体制改革,强化能源科技创新,加快构建绿色多元能源供给体系,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
坚定扛牢煤炭稳产保供政治责任。近三年吕梁煤炭年产量保持在1.6亿吨左右,建成智能化煤矿42座,先进产能占比达92.9%,居全省第一。4.3米焦炉全部关停退出,15个5.5米以上大机焦项目全部投运并实现干法熄焦,在全省率先进入大型现代焦炉时代。
持续推进非常规天然气增储上产,年均产量稳定在30亿方左右,2024年达到32亿方,产量全省第二。
大力发展新能源。全市风电、光伏项目装机容量达到385.95万千瓦,约占电力总装机容量的32%。发挥吕梁焦炉煤气制氢成本优势,加快推动氢能“气—站—运—车—用”全产业链发展,全市投入运营氢燃料汽车600余辆,建成加氢站11座,开通全国首家纯商业化运营的氢能重卡零碳运输线路,氢能发展指数连续两年保持全省第一,获评全国氢能产业发展活力城市,成功加入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推动氢能产业发展高地建设》入选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持续抓好生态建设,绘就绿水青山美丽画卷
吕梁是黄河中游重要节点城市,西临黄河、东傍汾河,全境均属黄河流域,8个县属国家、省重点生态功能区。我们紧紧抓住国家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机遇,全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示范区。
狠抓生态修复治理。实施“一廊两带”战略(打造吕梁中部纵贯南北的吕梁山生态文明示范走廊、以西部沿黄四县为重点的沿黄干支流生态修复与治理带、以东部平川四县为重点的沿汾河生态治理和高质量发展带),牵头申报的黄河重点生态区吕梁山西麓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获批,赢得24亿元财政资金支持;成功申报国家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竞争性赢得2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大力开展国土绿化,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4.84%。
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落实汾河谷地空气质量区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推进土壤污染源头管控重大工程建设,建成吕梁市垃圾焚烧发电厂和覆盖全市所有自然村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铺开总投资52亿元的“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实施黄河干流流经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2024年全市15个地表水国考断面、10个省考断面全部达到优良水质;市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全省第四,优良天数比例80.1%、全省第三,PM2.5平均浓度全省第三、汾渭平原第一。
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吕梁曾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是山西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精准脱贫任务艰巨,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任务更重。近年来,我们紧紧抓住5年过渡期政策机遇,聚焦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等群体,强化防返贫监测预警和精准帮扶,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
围绕脱贫人口持续增收,抓住产业就业“两个关键”。加快打造八个特色农业重点产业链,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密切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近40万户农户就业创业和增收。
率先在全省实施农业保险全覆盖。市县两级财政每年预算2.4亿元对地方特色农业保险补贴80%保费,增强防灾抗灾减灾能力。
强化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每年举办吕梁职业技能大赛和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持续做强“吕梁山护工”品牌,累计培训58期、10.8万人,就业率61.93%,输出到13个省29个城市,2022年“吕梁山护工”特色劳务品牌助力乡村振兴的经验做法受到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通报表扬。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集中力量打造10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让有特点、有文化、有山水、有乡愁的村先活起来、火起来,成为美丽幸福吕梁的乡村支点,以点带面,示范带动乡村振兴,已有72个重点村基本成型成景,去年累计接待游客486.8万人次、营收8605.8万元,今年春节一批村庄集中火爆出圈。
加强乡村治理。出台《关于推进移风易俗的意见》,大力推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努力把广大群众从过重的人情消费、人情负担中解放出来,建设文明乡风。创新实施吕梁“老兵村长”工程,系统培训225名“老兵村长”,实施首批17个农业特色产业项目,利用《吕梁军号》平台大力宣传“老兵村长”的先进事迹,着力发挥退役军人群体在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扎实保障改善民生,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我们坚持把更多财力投向民生领域,全市民生支出占比稳定保持在80%以上。
全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出台《关于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行动方案》《关于教师招聘流动退养的实施办法》,持续深化教育领域改革,全市教育质量实现整体跃升,提高教师待遇的做法被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专刊通报。
推动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投资21亿元建成市医疗卫生园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出台《关于推动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建成全国首家三医联动全量医疗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全病案审核系统、医保人工智能门诊处方审核系统,实现与全市定点医药机构互联互通,成为全国首个城市级全量医疗数据资源汇聚的市;建成贯通市县乡村四级一体化医保便民公共服务平台,打通医保便民服务延伸至村卫生室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让最不方便的人享受到最便捷的服务”。
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出台《吕梁市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推广中阳县“千万养怡”养老助老经验做法,依托中心敬老院、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幸福小院构建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养老服务网络。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太中银铁路开通动车组列车,瓦日铁路开通客运列车,静兴高速、离隰高速、汾石高速、“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主线吕梁段等一批重大交通工程建成通车,市域实现县县通高速,极大方便了老区人民出行。
狠抓老旧小区改造。在主城区建成30多个“口袋公园”,在新城区建成群众艺术馆、综合福利院等一批重点设施,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品质稳步提升。
健全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机制。建立市县两级领导班子成员每月一次深入社区与群众座谈制度、市级领导包案化解疑难信访积案制度,利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走好网上群众路线,解决了一大批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出台《关于强化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功能的若干规定》,从派单、办理、督办、通报、问责等方面提出8条具体举措,保障群众日常诉求及时妥善解决。2022年4月起实行市区公交车全民免费乘坐,2024年1月起实行全市公立医院“一次挂号管三天”并免收门诊挂号费,2024年10月出台《关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让群众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统筹抓好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吕梁
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坚决维护全市社会大局安全稳定。
狠抓依法治市。出台《关于高质量建设法治吕梁的行动方案(2021-2025年)》,统筹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吕梁市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条例》《吕梁市电梯使用安全条例》等多部地方性法规施行,以“小切口、有特色”立法推动民生改善和社会治理创新典型经验被中央依法治国办通报表扬。
突出抓好安全生产。深刻吸取2023年离石区永聚煤业“11·16”火灾事故教训,设立由市级领导牵头的20个行业安全专委会,健全“一件事”全链条安全监管机制,深入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扎实开展煤矿、非煤、建筑、消防等重点领域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在全省率先开展矿山领域安全治理模式转型,创新实施煤矿“装备、系统、人员、管理”提升行动。
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着力健全城市基层组织体系,推行在居民小区建立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3.2万名在职党员到居住地社区报到;在无物业小区推行小区党支部带领居民自办物业,实现党建引领居民自治。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吕梁高质量发展
我们始终坚定扛牢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持之以恒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固本强基。
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从严加强对“关键少数”的监督管理,保持正风反腐高压态势,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持续打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和社会生态。
鲜明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以结果论英雄、用实绩践忠诚,大力选拔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推动形成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统筹抓好各领域基层党建,明确村(社区)党组织履行好发展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严防返贫致贫、整治村容村貌、改善物业服务、照护老弱群体、推进移风易俗、排查风险隐患、保护生态环境、配合中心任务、调处矛盾纠纷、防范违法犯罪等职责,严格星级管理,努力让基层党组织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
对标“十四五”目标任务,我们的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吕梁城乡居民收入还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新兴产业培育还需要较长的过程,太绥高铁、祁离高速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未达目标进度,全面从严治党还任重道远。我们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决贯彻党中央及省委决策部署,大力弘扬对党忠诚、无私奉献、敢于斗争的吕梁精神,奋力冲刺“十四五”目标任务,积极谋划“十五五”重大项目,不断开创建设美丽幸福吕梁新局面,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西篇章作出更多吕梁贡献。
来源:2025年第4期《前进》杂志
2025-05-08 06:35:56
目录 返回
首页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